
紅裙與十字架:一張紀錄加拿大原住民學童的照片,奪得今年度世界新聞攝影獎,攝影師用鏡頭讓人們看各地孩子的故事⋯⋯
在落日餘暉下,映照著一列掛著紅裙的十字架,背後的空中劃過一抺彩虹。
在落日餘暉下,映照著一列掛著紅裙的十字架,背後的空中劃過一抺彩虹。
在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Boise)的艾達社區圖書館(Ada Community Library)海茲爾湖分館(Lake Hazel branch),近日最受歡迎的書,是一本名為《迪倫∙赫爾比格的聖誕大冒險》(The Adventures of Dillon Helbig’s Crismis by Dillon Helbig 『His Self’)的繪本小說。有報道稱,現時已經有超過125人預約借閱這本書,如果每個人都借足兩星期,讀者要等到5年後才有機會借到該書。
畫面上,是富有人家的客廳,地氈、實木的傢具和書架,還有牆上的掛畫。然而在廳內,卻架起了一個破爛的帳幕,堆滿了各類雜物,與客廳的擺設格格不入。
在過去兩年來,全球各國都受新冠疫情所困。然而在中東的黎巴嫩,人們面對的危機卻不止於此。自從2020年貝魯特港口大爆炸後,不少人仍未有安身之所。國內大批醫生和護士移居國外,藥物供應短缺,醫療系統面臨崩潰。
二十年前,阿富汗武裝組織塔利班炸毀巴米揚大佛,周邊的洞窟塌毀,窟中塑像、壁畫亦蕩然無存,僅剩下零星的殘跡。東京藝術大學的研究員花了三年的心血,致力讓當年的壁畫「重生」。
今年10月中,美國紐約市對面的澤西市(Jersey City) 紐波特(Newport)海岸,出現了一尊巨型女性頭像。肖像雙眼緊閉,右手食指放在唇前,像向對岸的紐約市示意不要張聲。由於頭像全身雪白,高達24公尺,在附近的高樓大廈群中,更形突出。
張子言(Ernest) 未夠三十歲便創立了自家的畫廊兼創作室,辦過多次個人展覽,表面看來平步青雲。其實他的成長路挑戰多多—-愛攝影愛畫畫卻有色盲、「出櫃」而遭受排斥和欺凌,吸毒而迷失自我、陷入抑鬱,直至接觸到藝術治療,作畫讓他悟出人生意義,引領他確定路向,創造藝術人生。
菲利普 (Phillips) 兩兄弟的父親是美國一位成功企業家。他們的感情十分深厚。哥哥 James 原於1902年升讀耶魯大學。但他決定等待兩年,直到弟弟 Duncan 中學畢業,便可以一起唸大學。兩兄弟都才華橫溢,並且對當代藝術充滿熱情。從 1916 起,他們陸續收購了不少精彩的作品,私人藏品愈見豐富。
現年七十四歲的英國女歌手Marianne Faithfull今年初接受《衛報》訪問時,劈頭就跟記者說:「我忘記了很多近期的事情,遙遠的過去我記憶得很清楚。你不會明白這有多可怕。」
人們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旅遊,多會到長堤公園(Langelinie)的小美人魚銅像。
今年8月初,英國東部海濱(East Anglian)的城鎮出現至少8幅神秘塗鴉壁畫,疑似是英國著名塗鴉大師班克西(Banksy)的作品,吸引大批民眾前往「朝聖」。
不經不覺,原來香港電影資料館已經成立了二十年──位於港島西灣河的資料館是於2001年1月3日開幕的。最近幾個月,資料館舉辦了一些慶祝活動,較大型的是放映胡金銓導演的《忠烈圖》(1975)的4K修復版本。如果不是疫症肆虐,相關的慶祝活動可能規模更大,也會受到更多人注意。
RSS Error: A feed could not be found at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rss/feed/mingkok`; the status code is `404` and content-type is `text/html;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