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法國推出修補破舊衣物津貼 歐美興起「維修是一種權利」

鞋跟損毀,褲子穿了洞,恤衫的鈕扣脫落……你會棄掉破爛的鞋子和衣物,還是拿去修補?

法國政府為了鼓勵國民節約減廢,推出修補衣物津貼。由今年10月開始,前往參加了修補計劃的改衣店和鞋匠修整衣物和鞋子,可向政府領回6至25歐元的津貼。修補並不代表「寒酸」,而是可持續發展大潮流下的新興文化。法國兩年前實施法例,規定家用電子產品須標示「可維修指數」,藉以推動生產商出品易於維修和更耐用的產品。

法國的時裝產業聞名於世,可是這行業亦被指為污染環境的罪禍首, 是耗水量第二高的行業,碳排放量佔全球一成。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危機,法國政府去年底提出要改革紡織及時裝業,遏止快速時裝的發展。改革措施包括規定服裝及布匹店向買家展示產品採用的物料、產地和出品地方。

法國人均每年購買10.5公斤衣履;全國每年棄置70萬噸衣物,當中三分二最終送到堆填區。

Damien Meyer/AFP/Getty Images

法國的生態環境部部長今年7月宣佈,當局將動用1.45億歐元,推行為期五年的衣物修補津貼計劃,目標是減廢和製造就業機會,呼籲改衣店和鞋匠參加。負責執行該計劃的非牟利組織Refashion強調,修補不足以解決問題,消費者應盡量減少購買新衫,以及將不合用的衣服捐予慈善機構。據統計,捐出的衣物大約有56%可重用,32%可循環再造成新物料。

法國一直大力推動減廢、回收和循環再用。早在2016年,法國就禁止超級市場銷毀未能出售而可以捐出的食物。法例又規定車站、醫院和學校等公眾建築物必須設置飲水機。由今年初開始,超過20座位的餐廳和快餐店,堂食一概不得使用即棄餐具。當局預告,在三年後會管制含微塑膠的產品,包括化妝品、洗髮及沐浴用品、染髮劑和保鮮紙等。

至於電子廢物,法國政府積極鼓勵民眾盡量維修損壞的家庭電器和電子產品,避免頻密更換。由2021年1月1日起,當局推行電子產品及電器「可維修指數」,讓消費者知悉產品損壞時修復的難度。「可維修指數」目前適用於洗衣機、智能手機、電視、電腦、剪草機、洗碗碟機和真空吸塵機等。

所謂「可維修」指容易找到配件、零件的價錢大眾化,而且供應充足。「可維修指數」以10分為最高分,愈高分代表產品愈耐用。標籤用紅綠燈的顏色表達可維修程度。

政府為每類產品訂立評分準則,以智能手機為例,「可維修指數」分數取決於五方面的表現:製造商提供的裝拆和修理資料;電池、屏幕和充電插口位等最常破損的零件能夠容易更換,例如維修只需用極少工具; 配件容易買到和價格相宜。此外,產品製造商提供的用家支援,操作系統更新(例如蘋果至今仍然有更新在2017年出品的iPhone 8 操作系統iOS 16) 。

不過,推動可持續設計產品的組織HOP 質疑,法國的「可維修指數」由產品製造商自行評分,欠缺中立性。環境及能源管理組織ADEME 在指數制度推行一年後檢視,暫時未發現有製造商作虛假聲稱的情況,相信這跟嚴苛的罰則有關。

維修組織iFixit指出,「可維修指數」可促進品牌公司改進產品的耐用程度。以手機為例,三星在法國發佈了不少拆機的說明書。蘋果公司將更換iPhone 13相機鏡頭的程序簡化,令「可維修指數」由4.6提升至6.7

聲稱有份為法國的「可維修指數」獻謀的iFixit,於20年前由卡利(Kyle Wiens)和路吉(Luke Soules)兩位美國人創立。兩人是大學宿舍同房,因為缺錢,自己動手維修壞了的iBook G3, 在過程中發現找零件很困難,兩人開始從損壞的二手電腦取出有用零件,在網上出售和發表自己的維修手册和拆解指南,大受歡迎。iFixit 倡導維修權,與歐美多個地方的組織推動立法保障消費者維修權的法例。蘋果公司每有新產品發售,該公司都會第一時間拆解,然後將報告在網站公諸同好。

iFixit亦研發了自家的「可維修指數」,指法國的指數制度旨在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而iFixit的指數則從消費者自助維修的角度出發,以消費者權益為依歸。

專家預計,「可維修指數」勢將演進成為「可持續發展指數」,除了產品的壽命,還要顧及產品是否可潔淨降解,不污染環境。

德國和西班牙等國家近年開始探討,制訂本國的「可維修指數」,但消費者權益組織指世界通用的指數比較可取,讓生產商容易遵行。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