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有些人閉上眼後,腦中不會出現任何畫面,他們可能是患了「心盲症」(aphantasia),這些失去了「心靈之眼」的人可能有另一些好處⋯⋯

當人們一看到恐怖的場景:如被鯊魚追殺、從懸崖上摔下來或搭乘的飛機即將墜毀等,多數會感到恐懼。但世界上有少數人,卻對此毫無反應,他們可能是患上了心盲症(aphantasia)。

心盲症或稱「想像障礙」,患者在閉上眼之後,無法在腦中想像出任何畫面。據估計,全球約有2至5%的人是患者。反之,亦有一些人,稱為「想象力過度」(hyperphantasia)。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未來心理實驗室主任喬爾.皮爾森教授今年3月10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測試「心盲症」的患者,結果發現他們缺乏相應的反應。

研究人員將46名受試者(當中包含22名心盲症患者,以及24名未具有此症的人)帶到一個黑色的房間,然後將電極貼在他們的皮膚上。當一個人感受到強烈情緒,例如感覺恐懼時,皮膚表面的導電度會有相應改變。

接著研究人員離開房間,關上燈,讓測試對象獨自一人瀏覽螢幕中以文字形式呈現的恐怖故事。一開始這些故事都很平淡,但隨著故事的發展,慢慢出現許多令人不安的場景,一些測試者皮膚的反應越來越強烈。

皮爾森教授表示:「對於那些能夠將故事在心裡視覺化的人來說,他們的皮膚導電性開始迅速提高。」然而,有趣的是,心盲症患者的皮膚導電性,幾乎是維持不變。

研究結果顯示,患有「心盲症」的測試對象閱讀恐怖故事,卻無法在心裡將這些恐怖場景圖象化,因此不會感受到故事的驚嚇程度。這樣的結果也表示圖像與情感的聯繫,遠比科學家先前認為的更為緊密。

19世紀的心理學家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在1880年首次提及有關徵狀,但近年才重新受到關注。

2005年,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智力和行為神經學家(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Neurology)亞當・賽曼(Adam Zeman)接觸了這樣的個案:一位60歲病人接受了小型心臟手術後,發覺自己可以記起很多人或事物,但腦海卻無出現這些圖像。賽曼在2010年開始對這位患者進行研究,再發表成論文。

2010年,美國科普作家卡爾・齊默(Carl Zimmer)在《發現》(Discover)雜誌的專欄中提及賽曼發表的論文,自此便收到來自不同地區的讀者送來電郵,分享自己的類似經驗。齊默於是將這些讀者轉送予賽曼。

賽曼和研究人員對21名有類似癥狀的人士進行研究,於2015年發表,並將這個症狀命名為「心盲症」。

來自英國德雲郡的達米(Dame Gill Morgan)是其中一位研究對象。她是在20多歲時出席管理層會議首次發現自己的想像力跟同事不同。她說:「當時有人叫我們『試想像一下日出時的景象』,我想,『究竟這是怎樣的?』我可以告訴你日出就是太陽從天際升起,天色漸變,越來越光亮,但腦海總無法浮現這個景象。」

另一個個案菲力普(Philip)說:「當我閉上眼,我只見到我的眼皮,除此空無一物。當人們說,『想像一下⋯⋯』或『數綿羊』,我以為他們只是比喻。」

現時,科學界普遍認為「心盲症」對人的影響不大,亦似乎對創作無太大影響。有些「心盲症」患者也是成功的藝術家、建築師和科學家。賽曼教授認為,我們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大家只是走在不同的路上。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