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在山泥和毒品裡尋找翡翠 – 全球最大玉石礦產地、緬甸克欽邦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緬甸北部的克欽邦(Kachin)自治邦,與中印兩國接壤,以盛產玉石聞名。邦裡的帕敢鎮(Hpakant),是高質綠玉、亦即翡翠世界上的最大產區。這裡周圍原來是連綿起伏的翠綠山巒,但過數十年的連續開採,已經變得千瘡百孔,放眼望去,只剩下黃色和灰色的泥土和石塊。

緬甸北部克欽邦一處玉石礦場今年4月22日晚上發生山泥傾瀉意外,數十名礦工在睡夢中慘遭泥沼活埋,至少有54人下落不明,當局從泥沼中尋獲3具遺體。克欽邦地區議員丁梭(Tin Soe)表示,崩塌後形成的泥潭深達30公尺(約100呎),而現場也缺乏能將廢泥抽出的機械。遇難者的生存機會恐怕不高,而且也很難將他們的遺體尋回。

出事的礦場分屬兩間礦業公司,他們將採礦的廢土堆放成土丘,因坍塌而導致意外。除了有礦工被埋,亦有40輛各類型機械和車輛直接遭掩埋。由於礦場普遍管理不善,這類山泥傾瀉在當地不時發生。

2015 年 11 月,帕敢鎮發生山泥崩塌事件,造成 116 人死亡,約 100 人失蹤。2017年2 月 9 日,帕敢鎮再度發生山泥崩塌,導致 9 人死亡,據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至今,克欽邦帕敢、隆欽等玉礦場共發生40多次塌方事故,300多人因此喪生。

克欽邦的玉石礦床豐富,供應全世界 70% 以上翡翠,每年營業額高達310億美元。據悉,地區上的採礦,可上溯至14至15世紀,自從1962 年軍政府掌權後,產業國有化,私人禁止開採玉礦。

玉石的開採方式的危險性極高。由於原生的玉礦大都分佈在河道之下,所以河道成了開採玉礦的進出口。採礦工人通常先把河流的水抽乾,然後從河床兩邊打洞下去,再向河床下面挖掘。有時候挖掘機派不上用場,就由工人進入通道內,用電鑽直接開採。

除了徒手在礦坑裡挖掘,礦工亦以高壓水柱噴射岩壁,擊碎石塊,由於泥石鬆軟,極易導致山泥傾瀉。

爭取當地獨立的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自1960年代開始,依杖獨特的地理優勢與政府軍對抗,他們透過偷運翡翠和毒品維持財政來源,另一些礦場則由毒販經營。據估計,在帕敢鎮開採得到的玉石,八成被偷運到外國出售,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國。

由於採礦的工作環境惡劣,毒販向這些礦工售賣毒品,以緩解辛勞,在礦區旁設置海洛因注射站,有些海洛英販子甚至接受工人以玉石代替付款。政府則無法控制毒品的流通和泛濫,由於吸毒人越多,共用針筒情況非常普遍,加上礦區的性交易場所活動亦難以監管,愛滋病在克欽邦廣泛蔓延。

此外,成千上萬年輕人也從緬甸各地湧入,在政府授權的礦場的廢料堆上撿拾零碎的玉石。他們會在礦業公司於該地區挖掘後,搜尋遺留下來的玉石碎片。

1990 年後,緬甸政府逐步開放私人採礦,這些大公司引入大型機械,更加速了玉礦的發展。開採的玉石經登記和徵稅以後,運到仰光拍賣。然而,大部分的開採牌照都被中國商人或他們代理人公司取得,這些公司都與軍政府的高層有聯繫,外國公司難以取得採礦權。

2015 年,昂山蘇姬與新政府上場,試圖透過停止更新玉石開採執照,以切斷舊政府的政商裙帶關係,及要求採礦公司以更可持續的方式開採玉礦。但有在當地從事玉石買賣的中國商人說:「新政府亦控制不了克欽邦那麼多區域。」

玉石要經過切割及打磨,才能成為飾物。但由於缺乏資金,緬甸的玉石工業未能發展起來。一位在當地從事零售和玉石打磨的女士說:「本土玉石手工業在過去五年不斷萎縮。」她曾到過雲南省的玉石工廠參觀,才知道緬旬玉石品質和技術上,都大大落後於中國。她又說:「我們未有這方面的技術。」

為改善本土工業,緬甸政府年前曾派遣50位技術工人往中國考察,但業界懷疑政府是否認真改善這個行業。一位業內人士説:「政府出口原材料就可賺取稅收,他們根本不會理會我們的生計。」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