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因一隻街貓 國際嬰兒用品品牌重新設計500款水杯包裝
2021年2月的一天,美國密蘇里州貓義工羅娜接報,出動拯救受傷的流浪小貓。牠的肩膀被一個嬰兒膠杯包裝的透明塑膠圈卡著,膠插進了皮膚。羅娜把拯救小貓的筆記和相片放上臉書,引來很大迴響。
2021年2月的一天,美國密蘇里州貓義工羅娜接報,出動拯救受傷的流浪小貓。牠的肩膀被一個嬰兒膠杯包裝的透明塑膠圈卡著,膠插進了皮膚。羅娜把拯救小貓的筆記和相片放上臉書,引來很大迴響。
「世界最佳學校獎」(World’s Best School Prize)最近公佈本年度得獎名單,位於烏干達北部窮鄉僻壤的Project Shelter Wakadogo榜上有名。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學校一度停課18個月,但農家孩子家裡沒有電腦,怎能網上授課?Wakadogo學校的條件和資源都比很多學校差,得到評審讚許的是師生在困乏中表現出的超強抗逆力。
9月的一個黃昏,位於大西洋邊的非洲國家安哥拉首都羅安達(Luanda),夕陽西下,在市內的科凱鲁斯球場(Coqueiros Stadium),傳來一下下「咔噠、咔噠」的聲音。
今年9月8日中午,英國國會下議院正就家庭能源費用上限進行辯論,反對黨工黨黨魁施紀賢(Keir Starmer)發言之際,內閣國務大臣之一的查學禮(Nadhim Zahawi)快步走入議事廳,將一張紙條遞交新任首相卓慧思(Liz Truss),與她耳語了幾句,卓慧思面露憂色。
近期在國際新聞傳媒大獲好評的便服鞋品牌Atoms,在創立後短短三年間,單靠一款產品和顛覆市場的貼心服務,賣出10萬對鞋和創下1,200萬美元收益。創辦人不是潮人或設計大師,而是一對來自巴基斯坦鄉鎮的男女,一個不想接受盲婚啞嫁,一個因為互聯網而走出框框,兩人初到美國時一句英語也不懂。
2018年7月,巴西「國家原住民基金會」(FUNAI)發表了一段影片,講述在亞馬遜叢林深處,有一位原住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名孤獨而神秘的原住民沒有姓名,基金會稱他為「洞穴原住民」(Man of the Hole,原文Indio do Buraco),有人更稱他為「世界上最孤獨的人」。
科索沃首都普利斯提納一間旅行社門外出現了一條人龍,排隊的都是申請簽證前往瑞士和英國等地的人。一些人神色凝重,在覆檢文件,恐防有錯漏,延誤了申請。同樣在歐洲,歐盟成員國和《神根公約》簽署國的國民,想到區內某個國家旅行、公幹,只需要買一張機票,收拾行裝就可以起行,唯獨是科索沃人要大費周章申請入境簽證。
在北韓東岸的金剛山港灣,曾停泊了一座樓高7層的海上酒店「海金剛飯店」(Hotel Haegumgang)。這座酒店有超過30年歷史,曾是世界第一座海上酒店,停靠在澳洲大堡礁、越南胡志明市,更一度是南北韓交流重心之一。
今年夏天,捷克北部烏斯季州(Ústecký kraj)城鎮德辛(Decin)附近的埃爾比河(Elbe River)水位下降,露出河床下的大石,其中一塊上面刻著:「當你看到我的時候,你會開始哭泣了。」
在商店消費時只需把手臂放在電子支付讀取器前一掃,便可完成付款程序,連拿出銀包和信用卡的時間也可省卻。這不是科幻片的情節,而是在真實世界應用的新科技──在人體植入晶片。開發這種微型晶片的公司表示截至8月,全球已有1,000人使用,但這科技引伸的個人資料私隱和安全問題卻惹起重大爭議。
經歷戰火後,烏克蘭多處地方的民房被炮彈轟毁。建築師發現,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地區的民居特別「命硬」──混凝土蓋建的樓宇即使部分被摧殘,也可以修補,還原為安居之所。一支由加拿大和烏克蘭兩地建築師組成的專業隊伍,正為烏克蘭規劃大規模的樓房修補,以省時間和低成本的方式回應烏克蘭人的居住需要。
今年8月8日下午4時,在首爾冠岳區(Gwanak)新林洞(Sillim-dong)一所樓房地庫的一個住宅單位內,一位13歲女童發短訊給在醫院留醫的72歲的外祖母,祝願她早日康復。祖母回覆說:「你真乖,我的小寶貝!」
RSS Error: A feed could not be found at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rss/feed/mingkok`; the status code is `404` and content-type is `text/html;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