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望出戰奧運的單車手,如何成為打劫26間銀行的「單車劫匪」,之後又如何更生?

2000年2月26日,在芝加哥高地公園(Highland Park)拉薩爾銀行(LaSalle Bank),顧客正排隊等候櫃枱服務,其中有一位頭戴棒球帽、架著太陽眼鏡的20多歲青年,不時望著手錶。當到達櫃枱前,他向銀行職員遞上一個膠袋和一張紙條,上面寫着: 「這是打劫,將所有錢放入袋內。」

印度愛滋病童收容所的創辦人拉吉,如何成為40多位孩童的「父親」?

2005年,住在印度金奈(Chennai)的所羅門∙拉吉(Solomon Raj)收到一位朋友諾利(Noori Saleem)的電話,問他會否考慮收養一位7歲大的小孩。這位名阿普達(Arputha)的小朋友家族中有6人先後因愛滋病離世,包括雙親和兄弟姊妹,阿普達本人亦感染了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

將一生奉獻給印度弱勢社群:印度裔社會學家奧維特與世長辭,終年八十歲⋯⋯

翻開「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卡博士的著作,她見證著印度達利特人(種姓制度中最低階層,又被稱為「賤民」)的故事──六十五年前,五十萬達利特人隨著博士皈依佛教,希望佛法能夠改善不公義的種姓制度。她被達利特人的心願和經歷所感動,立願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他們,希望助他們達成心願。

Hong Kong
29°
多云
humidity: 94%
wind: 6m/s SSE
H 28 • L 28

熱門文章

明覺專稿

RSS Error: A feed could not be found at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rss/feed/mingkok`; the status code is `404` and content-type is `text/html; charset=UTF-8`

相關網站

本網站由佛門網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