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貧與富國都正在無情地消耗長頸鹿,令這物種步向滅絕。究竟發生了甚麼?

長頸鹿是全球體型最高的動物,與大象、獅子、老虎等,都是人們熟悉的野生動物。不幸地,由於棲息地流失和人類大量捕獵,長頸鹿也漸漸瀕危。有專家形容,過往被認為沒面臨太大生存威脅的長頸鹿,正在走向「無聲的滅絕」。

美國多個保育團體年前已提出要求,將長頸鹿列為瀕危物種法案的物種。聯邦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今年4月25日宣布,將長頸鹿列為法律保護動物的方案已通過初步審查,接下來將進入為期12個月的進一步審查。

201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發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 Categories),將長頸鹿從先前的「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連跳兩級至「易危」(Vulnerable)級別。

現時世界上長頸鹿的9個亞種(subspecies)中,有兩種的數量正急劇減少,被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種,另有一個亞品種被列為瀕危(Endangered)物種。

過往由於長頸鹿未被列為瀕危物種,因而被人忽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由1985年至2015年間,非洲撒哈拉以南(sub-Saharan Africa)的長頸鹿數量,從157,000隻下降至約97,500多隻,整整少了近70,000隻。

今年五月底在斯里蘭卡舉行的「世界野生動物大會」(CITES)大會上,肯雅、乍德、馬里、尼日爾和塞拉里昂等32個非洲國家準備提出,將長頸鹿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內。列於附錄二的物種,目前未瀕臨絕種,但必須嚴格規管,包括有關這些物種的國際貿易,以確保其可持續性,避免出現絕種危機。

在非洲不少地區,長頸鹿數量均在下降。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棲息地流失;其二,各國人士不論貧富,都在打長頸鹿的主意:長頸鹿為貧窮國家人口提供肉類供食用,而發達國家的人們則視長頸鹿為狩獵對象,或以長頸鹿的皮和骨製造各種用品及飾物。

國際非營利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的主任專家坦雅‧薩納比(Tanya Sanerib)說:「 長頸鹿身形龐大,可以提供大量肉食。」。

坦桑尼亞「和平保育」(Peace for Conservation)執行總監大衞‧卡班巴(David Kabambo)引述該國一位保育人士說:「一頭長頸鹿的肉,相當於四頭大羚羊。」

在非洲部分地區,有人出售長頸鹿的器官。卡班巴說:「約十年前,開始有坦桑尼亞的草藥醫師向人兜售長頸鹿的骨髓和腦部,聲稱可以防治愛滋病。」他認為這些傳言令長頸鹿的身體和器官成為商品。在當地市場,一副長頸鹿的頭和骨可以賣得140美元。

由於長頸鹿的買賣並不如象牙般受到嚴格監管,長頸鹿皮和骨被大量賣到發達國家,用以製造各類用品或飾物。現時歐美出現了一個長頸鹿製品的市場,出售各類長頸鹿製品,包括長頸鹿骨製成的刀柄、手槍柄,長鹿皮製的外套、地氈、皮靴、枕頭套、旅行袋以至聖經皮套。

根據的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的研究,2006年至2015年間,就有近有40,000頭長頸鹿被運往美國。長頸鹿的骨和皮被製成不同飾物和皮革產品,當中,有3,700隻長頸鹿,本身就是狩獵者的獵物。

「生物多樣性中心」的薩納比坦言:「我們極為隱憂,長頸鹿骨正逐漸成為新的象牙。」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