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河馬查理」出生不久遭棄養 卻在犀牛群中成長

在動物世界,不同動物可以和睦相處,甚至建立跨物種的情誼,跟人倫之情同樣暖心。

南非有一隻河馬查理(Charlie)因早產虛弱,出生兩天後即被拋棄,保育人員緊急介入,先將牠安置到「犀牛孤兒院」。牠在那裡不但認識了犀牛朋友,還養成犀牛的習性。

六年前,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Kwazulu-Natal)的政府組織EKZNW (Ezemvelo KZN Wildlife)的保育人員在野外發現一隻孤伶伶、出生僅兩天的雄性幼河馬。牠明顯因早產而虛弱,保育人員判斷牠被河馬家族拋棄。

保育人員把幼河馬送到圖拉圖拉犀牛孤兒院(Thula Thula Rhino Orphanage)照料,並為牠取名查理。

後來,查理的身體狀況逐漸穩定,但牠因沒有家人在身邊,可能有創傷後症候群,於是保育人員便將牠留在這所犀牛孤兒院,成為園區裡面唯一的河馬。

查理很快便跟一頭名叫馬克霍西(Makhosi)的白犀牛成為好朋友。馬克霍西也是孤兒,在2016年因當地適逢旱災,水源乾涸,動物沒有牧草可吃,被送到犀牛孤兒院。

查理和馬克霍西一見投緣,牠們一起玩耍、睡覺,幾乎整天形影不離,導致查理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河馬,幾乎所有生活習慣都跟犀牛一樣。

致力於保護犀牛的組織「Helping Rhinos」創辦人西蒙‧瓊斯(Simon Jones)說:「當我首次遇見牠時,牠很有個性,隨著年紀增長,牠似乎視自己為犀牛,很多犀牛跟牠在一起,牠也常伴著犀牛。」

這裡的保育人員發現,河馬和犀牛習性不同,河馬經常要浸在水裡,讓身體降溫,但查理因為經常與犀牛活動,反而讓自己曝曬在烈日之下,引致脫水又曬傷,保育人員不得不頻頻向牠身上澆水。

工作人員意識到查理這樣不行,瓊斯說:「牠必須學習成為河馬,因為我們組織的最終目標是在牠們足夠強壯時,嘗試將牠們野放。」

保育人員便找來一頭年幼的雌性河馬姆明(Moomin)夥伴查理,由牠來教查理「如何當河馬」,幸好查理很快便喜歡上這位新朋友。

2017年,圖拉圖拉犀牛孤兒院因遭獵人盜獵宣布關閉,所有犀牛孤兒及查理都被移轉到祖魯蘭犀牛孤兒院(Zululand Rhino Orphanage),馬克霍西也在2020年放歸野外生活。

查理和姆明

去年初,瓊斯再次遇到查理和姆明。他說:「查理跟我初次見面時已有很大分別。牠有河馬的很多習性,也學會保護姆明。牠顯然知道自己是河馬了。」

保育園的工作人員正準備將查理和姆明放歸野外生活。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