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在印尼森林中的架空橋:既能保育瀕危的爪哇懶猴(Javan slow loris),也為農民帶來益處⋯⋯

2018年,有一齣名《我們由奇跡構成》的日本電視劇,內容描述男主角是一位生物學家。在一次野外調查中,他發現一片森林被一條道路實穿,生活在道路一邊的松鼠,因為害怕而不敢横越馬路到另一邊的樹林,因而失去很多覓食機會。男主角觀察到這個現象,便嘗試用木板和繩索在道路上空搭橋,方便松鼠到其他地方覓食。

事實上,不少動物都有棲息地分割的問題。關心保育的人士,在爪哇的熱帶雨林架設空中的「橋」,連接島上孤立的樹林,擴大當地爪哇懶猴的活動範圍。

「懶猴」是一種熱帶雨林棲息的靈長類動物,形狀略似猴子,長有一對獨特的大眼睛,動作遲緩。他們主要在夜間活動,以捕食鳥類、昆蟲和採集野果等,現時已知有九種懶猴在南亞和東南亞的森林棲息。

爪哇懶猴(Javan slow loris)在印尼爪哇島的原始森林棲息。爪哇島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海島,全島總面積與美國紐約州相若,但人口超過1億3,000萬。因此島上90%以上的林地都被開墾成農田,平地上根本沒有雨林,懶猴被迫在地面上移動,因此容易被其他動物襲擊。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色名錄,爪哇懶猴被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種。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生物人類學及靈長動物保育學教授安娜・內卡莉斯(Anna Nekaris)自1994年開始,已開始從事懶猴的保育工作。2011年她和同事開展了一項名為「Little Fireface Project」的項目,致力保育各類懶猴。

內卡莉斯解釋說:「懶猴的上肢臂和拇指發育熟,方便牠們攀爬樹木,在林木間游走。」但她說:「由於森林分隔,懶猴被迫走到地面上,才能去到達另一處林地,期間容易被豹和野狗等動物襲擊。」

內卡莉斯想出了一項解決辦法,就是用塑膠水管架設了多條「橋」,讓懶猴通過這些橋走到其他林帶。

研究人員又在林帶監測爪哇懶猴使用這些橋的情况。結果發現,牠們平均需要13天時間,才懂爬上這些橋,但之後每晚都會用到它們。橋樑增加了懶猴的活動範圍,從而使牠們 得到更豐富的食物來源,並减少了在地面上行走的時間。

「Little Fireplace Project」也利用這些水管輸送灌溉水,讓農民在乾旱季節也有水可用。至2020年底,已經設置了20多條架空水管,其中最長的長約400多公尺。

當地農民亞當(Pak Atang)說:「這些水管對我們很有幫助,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灌溉系統。」該保育機構又邀請農民的協助維修這些水管,一方面為農民提供穩定的水源,增加作物的生長,一方面可以協助保育懶猴。

「Little Fireplace Project」同時在當地進行教育項目,讓農民和兒童懂得保育懶猴,現在他們知道了生活在他們土地上的懶猴是甚麼物種,也因這個特殊的物種感到自豪。

農民亞當又說:「懶猴不會傷害農作物,也不會為農民製造麻煩,反而會吃掉那些侵食椰菜和其他農作物的昆蟲和寄生蟲。」

內卡莉斯又引進了咖啡豆,以增加農民的收入。更創立了「野生動物友好企業網絡」(Wildlife Friendly Entreprise)認證,鼓勵農民的參與保育工作。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