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印度大型電影院人去樓空 攝影師用鏡頭留影

在印度孟買市南部的購物和娛樂區查爾尼路(Charni Road),低調地佇立著了一間老舊的大型戲院。戲院外築了一道圍牆,上了鎖的鐵閘出現銹跡,門上招牌「CENTRAL PLAZA」的「T」字已經甩掉。從鐵閘外向內望,仍可看見裝飾派藝術(Art Deco)的樓頂和戲院的入口大堂,外面還貼著「全院滿座」的牌子。

這間「中央戲院」位處孟買的購物和娛樂區,於1936年開業,曾是當地著名的戲院,全院有座位500個,分為堂座和樓座,但已於去年初結業。戲院最後的掌舵人是沙拉德‧多西(Sharad Doshi),其家族經營了這間戲院已經50多年。他說:「這帶給我們很美好和溫馨的回憶,只是我們無法繼續經營下去了。」

多西又說:「2020年,政府首度頒布防疫措施,勒令戲院停業,我已經知道觀眾將一去不復返了。」

數十年來,孟買是印度電影業基地,大家向來以「寶萊塢(Bollywood)電影」統稱印度電影。印度全國有數以萬計單屏幕大型戲院,每個座位上千計,外部装修不華麗,富有時代特色。由於電影是最大眾化的娛樂,戲院不論上映首輪電影或是寶萊塢經典作品,觀眾都爭相走進戲院捧場。當電影裡出現歌舞場面,觀眾也會載歌載舞,氣氛熾熱。

然而,這個規模的影院逐漸走入歷史。為了記念這些單屏的大型戲院,攝影師赫曼特‧查圖維迪(Hemant Chaturvedi)2019年開展了一個計劃,走訪全國,拍攝這些正逐步消失的戲院,作為紀念。他說:「過去25年,單屏電影院從24,000間減少到9,000間。有些遭拆除,改建成其他用途,如購物商場等,而有些則是因為沒有生意而倒閉。」

查圖維迪這個計劃是受到兒時觀影經驗啟發的。他返回印度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市(Allahabad)探訪祖父母時,重返自己小時候經常去的一家戲院:「克希米之聲」(Lakshmi Talkies)。這間戲院於1940年開業,但在1998年因業權問題倒閉了。查圖維迪尤記得,這間戲院內部十分寬敞,裝修精美,地上鋪上了褐色地磚。他相信這戲院更是阿拉哈巴德市首間裝有空氣調節的。

查圖維迪想到,印度不少具有歷史的戲院也會在城市化的過程中逐漸消失,因此決定以鏡頭記錄這些單屏幕的大型戲院。自此,他駕著四驅吉普車,跨越15個邦,走訪了950間電影院,拍下了55,000幅照片。

查圖維迪表示,這些戲院代表著印度人的觀影文化,讓許多住在農村的人可以看電影。

印度大型戲院的沒落,也反映寶萊塢電影圈需要變革。事實上,印度戲院已全面恢復營業,但票房僅及新冠疫症爆發前的75%至80%。過往極受當地觀眾歡迎的寶萊塢歌舞片,不知何故,彷彿一夕之間吸引力大減。傳統意義上的賣座片僅出現過三、四部,讓寶萊塢從業人員感到困惑不已。

去年,幾位巨星均紛紛推出作品,包括印度動作片巨星阿克夏‧庫馬(Akshay Kumar)的《獨眼龍傳奇》(Bachchhan Paandey)、由蘭比爾‧卡浦爾(Ranbir Kapoor)主演的戰爭片《沙姆謝拉》(Shamshera);還有由阿米爾罕(Aamir Khan)和沙魯克罕(Shahrukh Khan)兩大票房王牌聯合演出、改編自美國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的《拉辛正傳》(Laal Singh Chaddha),均票房失利。

其中一項原因,是疫情改變了印度人的消費習慣。影院停業期間,串流平台Netflix、亞馬遜和Hotstar(印度版的Disney+)發展迅速,讓印度觀眾養成了在家看電影的新習慣。即使影院恢復營業後,大家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頻繁光顧戲院了。

其次,印度從1950年代開始,寶萊塢傳統歌舞片一統印度電影江山的局面持續已70年。這些歌舞片雖然有華麗的歌舞場面,故事情節顯得單薄,寶萊塢電影界非常依賴明星效應,製片人經常為明星量身訂造角色,但是觀眾已逐漸對這類電影不感興趣。

但是卻有其他類型的電影異軍突起:以印度南方特拉古語(Telugu)拍攝的史詩片《雙雄起義》(RRR:Rise Roar Revolt)和《普什帕:崛起》(Pushpa:the Rise)成為了有史以來全球票房第三高的印度電影,在Netflix上還蟬聯15周全球10大非英語電影。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