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走進今天的伊朗:了解開放與神權的互搏、多年來與西方的離合

新年伊始,中東的伊朗即爆發近10年來最大規模示威。東北的里薩呼羅珊省內全國第二大城馬什哈德(Mashhad)的民眾12月28日發動示威,表達對的經濟蕭條與通貨膨脹的不滿,民眾不僅要求進行改革,更提出反國家領導人和伊朗神權制度及神職人員的特權,更有人要求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下台。

示威浪潮更蔓延至首都德黑蘭與及其他大城市,至今已導致至少22人死亡。然而,當局仍未公布死因。保安當局已表明會以鐵腕手段對付示威者,要他們付出代價。

民眾指摘當選總統僅七個月的總統羅哈尼未能兌現其經濟繁榮的承諾。事實上,從去年9月以來伊朗許多城市就出現一些零星抗議活動,訴求包括打擊政府金融貪污、停止優待宗教團體等。

這次示威是2009年綠色革命以來,伊朗國內最大規模的示威。有評論認為,新一波的示威的肇因涉及1979年來,該國民主及神權政體的矛盾,以及與西方的關係的不同取向。

伊朗前身波斯為中西亞古老大國,曾為俄國及英國殖民地。巴列維家族自1925年起統治伊朗,實行世俗化的專制統治,將國家名由波斯改為伊朗,全面推行西化改革。全盤西化引起保守伊斯蘭神職人員的不滿。1979年,什葉派精神領袖高美尼(Khomeini)領導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推行嚴格的伊斯蘭教規,例如規定女性必須戴頭巾、男女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須分坐。

在政治方面,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最高領袖」(Supreme Leader或稱最高宗教領袖)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由伊斯蘭教神職人員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選舉產生。最高領袖透過任命「憲法監督委員會」(The Guardian Council)的成員,掌握了駁回議會法案、審查選舉議會及總統候選人和解釋憲法等三項重大權力,同時控制了武裝部隊。但另一方面伊朗亦實行有限度的民主制度,包括有民選的總統及議會。

在1990年代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朗的民主運動開始重新滋長,並於1997年選出較開明的卡塔米(Mohammad Khatami)為總統,民眾希望卡塔米可以為國家加強民主成分,同時削弱神職人員的政治影響力。然而,手握實權的教士絲毫不肯下放權力,他們一直阻撓卡塔米所提出改革方案。

2009年,伊朗民眾舞弊,引發「綠色革命」。

伊朗民眾在無力影響政局的現實下,在2005年大選中,讓保守派的艾哈邁廸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上場。在其任內,聯合國安理會於2006年通過決議,以其拒絕立即停止濃縮鈾計劃為由制裁伊朗。伊朗遭到國際孤立,幣值大跌,引發選民的普遍不滿,於是在2009年的大選中,希望以選票將艾哈邁廸內賈德趕下台。然而,艾哈邁廸內賈德卻在一片舞弊聲中當選,因而爆發的「綠色革命」大規模示威,要求重選。

艾哈邁廸內賈德以暴力鎮壓了「綠色革命」,但他在第二任總統任期遇上重重困難。國內經濟因聯合國制裁面臨崩潰,黑市買賣充斥,令商人從中漁利,民眾再一次發出改革的呼聲。

2013年,溫和的教士魯哈尼(Hassan Rouhani)上台,他承諾改善與國際社會的關係及改善經濟。魯哈尼在第一任期內,成功控制國內的通貨膨漲及高企的失業率,更在2015年與德、中、法、俄、英、美等國達成核協議,伊朗可以通過限制核計劃,換取國際社會放寛對該國的經濟制裁。

魯哈尼又向伊斯蘭教士及教團伸出橄欖枝。不過保守派教士並不賣賬,他們將綠色革命視為為新基要主義的勝利。魯哈尼去年再次當選總統,在保守派教士的壓力下,組成了一個保守派內閣。

伊朗總統魯哈尼

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調整了上屆奧巴馬政府的中東政策,一方面鞏固與中東傳統盟友以色列及沙特阿拉伯的關係,同時在去年10月13日宣佈不再確認伊朗核協議,亦即是美國不再支持放寬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伊朗國內經濟發展緩慢,民眾感受不到歐美放寬制裁帶來的實際好處;雖然國內通貨膨漲由五年前的34%跌至10%,但國內失業率仍然高企,國際貨幣基金會估計失業率會維持在12%,15至29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4%。魯哈尼上月頒布新的財政預算,減少食物等基本貨品的補貼,反而增加了對神職人員的開支,引致群眾普遍不滿。

在國外,除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對伊朗的反政府示威表示支持外,其他西方國家反應均較為審慎,例如英國《衛報》外交事務評論員西蒙.提斯達(Simon Tisdall)撰文認為,有人希望伊朗的動蕩局勢能導致現政權垮台,顯得過急了。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