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在德國,只有現金才真!德語系國家為何忠於現金而抗拒其他方法支付交易?

Cash-Culture_1

德國流行一句說話:「只有現金才是真的」。今年二月,德國財政部建議禁止以現款支付5,000歐羅以上的交易,以打擊「洗錢活動」及恐怖組織的融資活動。這建議受到政黨和民眾強烈反對。德國《圖片報》刊登了一封「不要動我的錢」的公開信,提出了多種反對理由。

雖然現時信用卡、轉賬卡以至網上支付系統日漸普及,一具手機幾乎可以支付所有賬項,但在德國及一些德語系國家如奧地利及瑞士等,卻仍然崇尚一套「現金文化」,即使大額交易,仍然以現金支付。

在荷蘭,大多數店鋪均接受電子交易。2015年,該國現金交易只佔49.5%,其餘是以轉賬卡或信用卡支付。瑞典的交通工具多年前已經不接受現金付款。遠至非洲,肯雅及坦桑尼亞已建立了一套名M-Pesa的流動支付系統,讓人們可以用手機支付賬單、發放薪水、購買牲口以至購買日用品。

Cash-Culture_6

然而在德國,購物主要以現款交易。德國聯邦銀行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平均每位德國人的錢包內約有123美元現款,是澳洲、美國、法國及荷蘭等國人民的兩倍。德國人每次平均從自動櫃員機提取256美元,而美國人則為103美元。 在德國,購物500歐羅以上以現金付款是司空見慣。歐盟印行面額500歐羅的紙幣,主要是要應付德國民眾的需要,德國過往最高面額的紙幣是1000馬克,現時瑞士最高面額的紙幣仍是1,000法郎。

此外,另一項調查顯示,72%徳國人認為以現金支付「比較安全」。

有些德國人認為,用現金可以更有效掌握個人的財務情況,避免過度借貸。德國文化極端厭惡負債, 有人類學家指出,德語「債」(Schulden)的字根是「罪」(Schuld)。德國人少有用信用卡。2011年,只有33%的德國人持有信用卡,2013年只有18%的交易以信用卡支付,英國及法國分別為59%及50%。

另一個原因是德國人極重視私隱。納粹德國及東德時代的秘密警察均監察個人的資料,用現金可以避免受到監察。一個爭取保留憲法使用貨幣的組織成員比麥斯格(Metzger)女士表示:「我不想其他人知道我有否買過朱古力、草莓或芒果。」

Cash-Culture_8c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要支付戰爭鉅額賠款而濫發鈔票,馬克變得一文不值,民眾甚至拿紙幣當牆紙。

亦有人認為,德國現金至上的作風,源自20世紀德國多次經歴貨幣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為償還賠款,執政的威瑪共和國大印鈔票而引發通貨膨脹。二次大戰時希特拉亦濫發鈔票以支付軍費,引致馬克大幅貶值。戰後盟軍佔領期間,刻意控制物價及工資,到1948年推行貨幣改革,馬克大幅眨值九成,德國人又經歴了另一段慘痛的歴史,直至貨幣改革後德國經濟才穩定下來。

現金至上的觀念,加上利息處於低水平,銀行又徵收存款費,德國人更喜歡將現款存放在家中的夾萬,德國最大的夾萬生產商(Burg-Waechter KG)2016年的銷量,比前一年上升了25%。

Cash-Culture_4

除了德國,奧地利及瑞士亦是現金的「死忠」,兩國現時都沒有為現金交易設置上限,瑞士今年才首次將現金交易的上限定為10萬瑞士法郎,但這個限額已遠比其他國家高。

瑞士國家銀行主席佐敦(Thomas Jordan)說:「雖然支付交易系統迅速發展,現金仍為該國最廣泛及普遍採用。」他說,人們不但光顧食肆用現金,買車也可用現金!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