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聲稱世上最強物料 人造蜘蛛絲將用作衣料

日本京都理化學研究所(RIKEN Center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Science)一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設備,可紡製與天然蜘蛛絲非常接近的人造蜘蛛絲,可能有助紡織工業大規模生產「永續」的蜘蛛絲。

該研究所環境資源科學研究中心生物聚合物研究組(Biopolymer Research Team)的沼田敬二與先鋒研究集群的一組研究人員於今年1月15日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一篇論文,表示已創造了一種天然的微流控(Microfluidics)裝置,可以紡製這種人造蜘蛛絲。

眾所周知,蜘蛛用蜘蛛絲建造蜘蛛網,以捕捉獵物,或建構巢穴或卵囊,作為後代的保護場所。

天然蜘蛛絲的產生其實是液體到固體的轉變過程。事實上,蜘蛛網並不是從蜘蛛嘴中「吐」出來,而是由腹部的絲囊中「拉」出來的。蜘蛛腹部尾端有多條絲腺,能分泌不同的蛋白質。蜘蛛絲的成分主要是水和絲蛋白(Spidroin),平時以液體形態儲存在絲腺內。當絲囊(Spinneret,或稱絲疣)打開口,絲蛋白離開蜘蛛身體,就會重新排列,堆疊成有緊密結構的固體物質。

蜘蛛絲最長可達700公尺,是最結實的天然纖維之一,以強度高、韌性強、重量輕見稱,例如金紡蜘蛛(Golden Orb-Weaving spider,學名Nephilia clavipes)的絲,有金色光澤,是彈性最高的纖維,其強度可媲美相同直徑的鋼材。此外,蜘蛛絲不僅可被生物降解,而且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應用於醫療程序,例如縫線和製造人工韌帶等。

但蜘蛛絲的纖維內部有一種稱為β-片層的分子亞結構,必須正確排列才能令絲纖維具有獨特的韌性。但蜘蛛難以像蠶那樣飼養,因此很難獲得大量天然蜘蛛絲,這促使科學家尋求實驗室的解決方案。

2012年,西蒙‧皮爾斯(Simon Peers)和尼古拉斯‧戈德利(Nicholas Godley)用百多萬條蜘蛛絲,製成黃金蜘蛛絲披肩。

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團隊開發的設備,看起來像長方形盒子,裡面刻有微小的溝槽。他們先將前體蛛絲蛋白溶液放置在一端,然後通過負壓拉向另一端。蛛絲蛋白溶液經過微流控通道時,在化學和物理環境的精確變化中,蛋白質會自行組裝成絲纖維,產生天然蜘蛛絲。

將前驅物蛛絲蛋白溶液放置在一端,然後透過負壓拉向另一端,形成人造蜘蛛絲。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試圖模擬蜘蛛絲,希望生產強韌和可持續使用的物料。1990 年代,猶他州立大學(Utah State University)的生物教授倫道夫‧劉易斯(Randolph Lewis)對蜘蛛絲進行基因排序,將蜘蛛絲的基因轉殖入山羊,使羊乳中含有絲蛋白。由於這些山羊體內有蜘蛛的基因,被稱為「蜘蛛山羊」(Spider-goat)。

倫道夫‧劉易斯和他的「蜘蛛山羊」。
倫道夫‧劉易斯和他的「蜘蛛山羊」。 Credit Andy Comins

及後, 另有研究人員曾將蜘蛛絲的基因植入其他生物中。1997年,日本生物科技公司Spiber株式會社則用另一種方法獲得大量絲蛋白:他們將蜘蛛絲蛋白基因轉殖入大腸桿菌體內,由此產生的絲蛋白形成的絲,強度比杜邦公司的克維拉纖維(Kevlar,一種有機纖維,可製造防彈背心、保護手套、安全帽、消防隊防護衣)還要高。2019年,Spiber更與The North Face合作,發表了首款可商用的蜘蛛絲衣服,但只生產了50件外套,每件價值1,400美元,還要經抽籤才能購得。

理化學研究所年來也致力研究生產低成本人造蜘蛛絲的方法。2020年,研究所與京都大學開發了用細菌生產蜘蛛絲的技術,在紅色光合細菌(Rhodovulum Sulfidophilum)中導入橫帶人面蜘蛛(Nephila Clavata),產生絲蛋白質主成分MaSp1的基因,可以製造人造蜘蛛絲。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