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當今太空產業的回報前景光明嗎?創投企業將會衝上雲霄還是走進泡沫?

六十年前的這個秋天,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衞星「旅伴號」(Sputnik),開啟了蘇聯及美國兩國的太空競賽。1961年,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乘坐太空船環繞地球,成為首位成功進入太空的人類,至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而達到高峰。

然而,隨著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穿梭機爆炸墜毀意外,導致美國太空總署(NASA)縮減太空任務,1991 年蘇聯解體,國家級的太空競賽逐漸放緩。雖然有中國、印度及日本等參與,但是其技術水準還遠遠落後。現時帶動太空科技,反而是由私人企業主導。

近年愈來愈多億萬富豪投入太空產業,馬斯克的「SpaceX」和亞馬遜貝佐斯、還有波音公司及洛歇等的「太空競賽」。據估計,全球各國投資在太空產業總值達3,290億美元,其中四分之三是來自私人商業的融資活動。

不過這個現象卻令人回想起了20世紀90年代末的科技泡沫:當時曾出現不少科幻小說般的項目方案,有些構想十分偉大,但成本也十分高昂,而且亦難以得到回報。

今年三月一個投資論壇上,關注衛星和太空行業的「Quilty Analytics」總裁克里斯·奎爾迪(Chris Quilty)警告說,太多公司尋求更多輪融資,太空創業領域可能已經出現了泡沫。他說:「我們可能已經在泡沫裏了。」他舉例說,幾十家公司試圖開發小型運載火箭,其中大部分都可能熬不下去。

現時,發射一個衛星約需二億美元,全美國全年只進行了廿二次發射。

民營企業加速參與太空開發,但主導的仍是資金龐大的美國初創企業。SpaceX就再一次成功將垂直升降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送上太空;貝佐斯麾下的商業航天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今年較早前成功測試回收和重新發射小型亞軌道火箭New Shepard號。此外,布蘭森的維珍集團,正在研發從空中發射的衞星。

不僅如此,這個迅速發展的市場正提供更多新業務,包括太空旅遊服務。由微軟共同創辦人艾倫(Paul Allen)資助的公司SpaceFlight正接受火箭預約,甚至包下整架Space X火箭來供顧客作太空旅程。

火箭實驗室創辦人貝克斯。

目前太空行業的收入,只能是來自衛星通信。現時約有1,500枚人造衛星環繞地球運行,提供了資訊及影像,而更多人則正從事處理、編譯及行銷這些資訊的工作。

由新西蘭人彼得.貝克斯(Peter Becks)創辦的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的火箭,正研發小型火箭,將小型衛星發射上太空,貝克斯希望將發射火箭的成本降低至每次五百萬美元。

該公司今年5月在紐西蘭北島一個偏遠小鎮成功試射「Eletron」,外殼由碳維製成,是全球第一個支「軌道等級」的私人火箭。離地球五百公里的低軌道,太空船可以使用細小的攝影機,拍攝高解像度的影像,而成本大大低於傳統的人造衞星。

從衛星拍得的地球影像,巨細無遺。

火箭及人造衞星的發展,下一步朝著的是資訊用途實際化,例如可以向農人提供土壤情況,讓他們可以為欠收準備。太空資訊亦可以為漁民預報海洋的溫度、魚獲的位置等,衞星圖片甚至可以追蹤每顆樹,核查樹林被坎伐的情況。此外,石油、天然氣及礦業公司也利這些資訊,如確定礦井的深度。

然而,當每一個隨時都可以被攝入鏡頭時,大家就會關心到私隱的問題。

另一方面,人類必須處理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估計現時有三萬多件不同體積的太空垃圾在地球的軌道運行。

投資太空產業雖然有巨大潛在回報,但亦不無風險,例如火箭會爆炸、發射失敗,人造衞星可能進入錯誤的軌道等等。曾在業界工作十年,現時是英國牛津大學的技術創新公司「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的負責人馬特‧柏堅斯(Matt Perkins)更提醒大家,發射火箭不會賺錢。他說:「太空產業賺錢的方式,是利用從太空得到的資訊,當你懂得將資訊用於其他人未有想過的領域,就可以開拓成商機。」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