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無人機將怎樣改變未來的軍事攻防方式?

2018年1月,俄羅斯軍事人員在叙利亞赫梅明(Khmeimim)空軍基地上空,發現一架無人飛機。不久,基地的雷達上共出現了13架類似的無人機,正向基地飛來。俄軍的防空系統及時發現,7架無人機被擊落,6架被干擾無法繼續攻擊任務,此後,駐敘利亞的俄羅斯空軍及海軍基地頻遭當地的反政府武裝勢力派出的無人機襲擊。

今年1月,一架美國「收割者」(Reaper) MQ-9型無人機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附近,發射多枚「地獄火」(Hellfire)飛彈,擊斃伊朗革命衞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令世人倍加留意這些高科技無人飛機。

軍事專家估計,採用可攜帶高性能炸藥的無人機,攻擊敵人的軍用或基礎設施,可能成為未來戰爭一種重要的作戰模式,不過今後的無人機不是單獨出擊,而是由眾多無人機聯網組成的「無人機戰鬥群」(Drone Swarms),聯合執行偵察或作戰任務。

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 無人機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Drone)指出,現時約有95個國家採用軍用無人機。有專家認為,無人機的效能,甚至勝過花費鉅大的核武。

核武和導彈均有使用年限,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造價高昂,且配件須定時更換。以北韓為例,發展核武可能要花上國民生產總值的20%,該國根本難以負擔。相反,無人機能精確地對準目標發動攻擊,減少間接的傷亡,更不會造成核污染,發展的門檻亦不高。

美軍一款最新型的「女武神」(Valkyrie)XQ-58A無人機,造價約200萬美元,而美國最新型的F-35A和F-15EX戰鬥機,每架耗資約8,000萬美元。

美國國防智庫的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保羅‧沙瑞爾(Paul Scharre)認為,未來的無人機戰鬥群有能力自行協作,包括鎖定目標、劃分及執行任務。他說:「無人機戰鬥群的能力可以大幅提升到一個這樣的程度:只有人說一聲,戰鬥群就可以自行互相溝通,完成任務。」

沙瑞爾說:「就像一場足球賽,在場邊的教練不用指揮球員如何走動或傳球,球員會自行作出應變。」

早在2016年10月,美國海軍曾在加州的「中國湖」(China Lake)基地的武器試驗場,同時試飛103架「山鶉」(Perdix)微型無人機,透過人工智慧程式令這些無人機協調運作。「山鶉」是一種輕量、低成本的無人機,每架翼展僅有50厘米。據美國防部的公開聲明透露,這些微型無人機組成的「戰鬥群」在試驗中展示了一些獨特的集體行為,例如「集體決策、適應編隊飛行和展現自我調整的能力」。

軍事專家更認為,「無人機戰鬥群」的攻擊力,即使航空母艦也難以應付。倫敦國王大學安全學院的專家堅尼夫‧佩恩(Kenneth Payne)說:「航母是移動緩慢的大型作戰平台,雖然航母具有自衛能力,但是試想,航母如何能應付一萬架快速移動的自殺式攻擊無人機?」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簡稱DARPA) 研發的小精靈(Gremlin)小型無人機,可以由運輸機搭載,執行偵察和攻擊任務。此外,另一款「女武神」XQ-58A無人機,全長約9公尺(29呎),去年已成功進行兩次試飛。

英國國防部今年一月宣布,一個最新的無人機空軍中隊(swarm squadrons) 將於今年四月投入服務。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