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巴黎聖母院大火揭開的前世和背後故事

4月15日星期,尚有一周便是復活節,下午時分,蒂博(Thibaud Binetruy)正在回家途中,看到遠方有濃煙升起。蒂博細看,起火的原來是聖母院教堂(Notre Dame Cathedral)。

巴黎市民也紛紛收到短訊,「聖母院失火了!」未幾,數以千計民眾不約而同在塞納河(Seine)岸聚集,看著教堂被大火包圍。不久,教堂標誌性的中央尖塔在群眾驚呼聲中倒塌。

夜幕低垂,火焰照亮天際,圍觀的群眾仍不捨離去,有人低聲哭泣,有人下跪禱告,唱著聖詩「萬福瑪利亞」(Ave Maria),祈求大火可以盡快熄滅。

400多名消防員經過近4個小時努力,總算保住了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和兩座鐘樓,但木造的樓頂大部分已被焚燒,破了一個大洞,敎堂內很多壁畫、馬賽克與玻璃彩繪均被波及。

消防員在救火之餘,亦盡量搶救教堂內珍藏的文物,其中耶穌受難前頭上戴著的荊棘冠冕和法王路易13穿過的神聖長袍,幸而得以保留。十二門徒和四位聖人銅像因於日前已被移走,避過一劫。

法國歷史學家帕斯卡(Camille Pascal)沉痛地表示,這場大火將摧毀法國文化的「無價之寶」,他說:「800多年來,聖母院守護著巴黎。不論發生美好或不幸的事件,我們都會聽到大教堂響起鐘聲。」

這座巴黎地標性建築物,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曾遭劫掠,其後經歷兩場世界大戰,都算是保留原狀,沒有重大損毀。豈料在聖母院尖頂近日正準備進行維修之際,卻遇上這場大火。

有歷史家指出,這座建築物一直未有被妥善地整修。法國中古史學家高瓦德(Claude Gauvard)說:「對我而言,聖母院可能是最有和諧感的大教堂之一,多年以來雖深受人們的喜愛,卻沒得到應有的呵護。」

巴黎聖母院位於塞納河(Seine)畔的西堤島(Île de la Cité),是法國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的標誌,正面兩座鐘樓高約69公尺,中央尖塔高超過90公尺,內有祭壇、迴廊、門窗的雕刻和繪畫藝術,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Archidiocèse de Paris)主教座堂所在,內藏有由十三至十七世紀大量藝術品,都是法國文化的驕傲。

1160年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時期,巴黎主教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大教堂興建計畫,並於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徵教堂開始興建,但一直到近百年後的1260年才完工。法國大革命時期,聖母院大教堂蒙受一定程度的損害,一度殘破不堪。

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在1831年發表小說《鐘樓駝俠》(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場景設定在五世紀晚期。雨果這部小說以聖母院為背景,引起公眾關注教堂的破落情況。

法國國王路易腓力在1848年,下令為聖母院進行了最徹底的一次整修。法文「Notre Dame」意為「我們的女士」(Our Lady),即耶穌的母親聖母馬利亞(Mary)。

1905年,法國政府接收了聖母院的管理權,近年政府每年花費200萬歐羅作為維修保養的開支,但這筆錢遠遠不夠支付整修的費用,再加上每年都有 1,200-1,400萬名觀光客來到聖母院參觀,聖母院的耗損越來越嚴重。

據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估算,全面修葺聖母院的修葺費用高達1.5億歐元,巴黎政府只承諾撥出4000萬歐元作維修,籌集餘下1.1億歐元就要由民間募集,天主教會通過美國等國家的私人捐款,籌集到维修資金的四分之一。

事實上,聖母院近年處處可見損毀現象,樓頂的石獸(gargoyles)部分已殘破脫落,石造的欄柱破爛,只以木板替代,飛扶壁受到污染和雨水腐蝕。史學家高瓦德在維修前曾登上尖塔視察,他說:「那裡有些磚塊剝落,卻只用柵欄防止掉落。」

高瓦德說,難以預料大火過後聖母院能否恢復雄偉原貌,他更擔心各方利益衝突可能影響聖母院重建工作。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