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多種動物為適應氣候變化需要「變身」

氣候變化的影響誰也無法逃避。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均在研究,野生動物生理和行為模式的變化與氣候變化的關係,例如南非開普敦松鼠的腳掌平均長度比18年前增加了9%。不過專家指出,動物為求適應天氣和環境轉變而作出的進化,並非長遠之計。

科學家量度開普敦松鼠的體型變化。© Miya Warrington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及生態保育專家米雅・華寧頓(Miya Warrington) 由2021年開始觀察南非乾旱草原上常見的松鼠。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炎熱日子,人類活動受到影響,動物又怎樣適應氣候變化呢?為了尋找答案,她決定量度松鼠的體積變化。

華寧頓的團隊人員知道松鼠喜歡吃花生醬,於是在捕捉器放置花生醬,吸引牠們走入籠,然後為松鼠量度身體各部位,包括腳掌,與以往的數據作比較。結果發現,松鼠的腳掌在過去18年長了9%。其中一種解釋是這樣可以更有效散熱。但松鼠這種演進的需要受甚麼因素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華寧頓說,研究的初步發現顯示,動物物種的體型可能隨氣候變化的影響而轉變。這現象在繁殖率高的物種,如雀鳥和鼩身上尤為明顯。

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的生態學專家湯馬士・拉慕里斯(Thomas Lameris)在俄羅斯西部極地的偏遠凍原帶研究白頰黑雁生態。白頰黑雁每年會飛越西歐,向北到極地繁殖。但隨著全球暖化,牠們途經的地方提早融雪而露出草原,令牠們放慢步伐,改為中途在草原補給歇息,行程由以往的四天延長至兩星期,而抵埗後需要較長的休息時間才會產卵。

全球溫度上升,令白頰黑雁改變了遷徙行程和繁殖地點。(© Thomas Lameris)

芬蘭的冬季變暖後,根據統計,當地褐色的貓頭鷹數目顯著增加,而灰色的則減少。科學家推斷,那是因為褐色更接近冰雪減少的環境色調,成為有利生存的保護色。

從動物化石也可看到動物體型為適應氣候而發生變化。中國國家科學院動物學家安德遜‧費祖(Anderson Feijo)研究了逾百種古代的蛙,他的結論是:體型中等的蛙類抗禦極端天氣的能力最強,相反體型龐大或袖珍的蛙,對天氣轉變較敏感,溫度太高或太低容易死亡和繁殖率下降。

動物適應氣候變化的方式,並非全部都是我們肉眼可見的。耶魯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瑪花・孟勞斯(Martha Muñoz)專注研究墨西哥山地的長角蜥蜴如何適應極端氣溫。實驗發現,在高溫和低溫環境中,蜥蜴會將陳新代謝減慢至休眠狀態。專家指出,像蜥蜴這樣種群較大的動物,其基因也在演進,將更高的耐熱能力傳給下一代。

長角蜥蜴為適應氣候而作出轉變。© Martha Muñoz

孟勞斯指出:「生物調節生理反應來適應氣候變化,是權宜之計,這些轉變始終是有限度的。如果人類不紓減氣候變化的影響,只會將動植物推至別無選擇的境地。」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保育生物學家就發現,棲息在西非尼日利亞西南部一座山上的佩雷蟾蜍(Perret’s toad),數量在降雨量和氣溫變化大的日子顯著減少。雖然附近有更宜居的棲息地,但蟾蜍不像雀鳥和哺乳類動物,無法應付長途旅程,只能留在原居地。

薩摩亞的軸孔珊瑚耐熱能力在增加。(© Rachael Bay)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