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中英研究團隊在研發取得進展,新冠狀肺炎疫苗有望早日問世

新冠狀肺炎肆虐全球,全球均期盼預防疫苗能早日問世。國際學術期刊《刺針》在7月20日在網上發表了兩份研究報告:分別來自中國及英國的研究團隊,在研發新冠狀肺炎疫苗均取得進展。雖然新疫苗仍需要進行更大範圍的試驗,但已為今後的研究的定下基礎。

首項研究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團隊和康希諾生物公司(CanSino Biologics)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Ad5-nCov」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該報告稱,在508名接種了疫苗的健康測試者中,顯示該疫苗是安全的,並且大部分人均出現免疫反應。

試驗結果顯示,接種疫苗高劑量組95%的測試者,以及低劑量組91%的測試者,在接種疫苗後第28天時,與接種了高劑量組96%的測試者和低劑量組97%的測試者,均出現了結合抗體免疫反應;而中和抗體免疫反應的測試者比例分別是59%和47%。此外,約77%的人出現發燒、注射部位疼痛等副作用,但均不嚴重。

不過報告強調,測試者在接種疫苗後,沒有人被刻意暴露在新冠病毒中,因此尚無法確定該疫苗是否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這些臨床試驗結果,將為第三期臨床試驗作為依據。

研究又發現,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明顯降低。陳薇表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老年人面臨嚴重疾病甚至死亡的高風險;因此,老年人是新冠疫苗的重要目標群體。可能需要增加劑量,以在老年人群中誘發更強的免疫反應。但有關觀察仍待進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刺針》同日發表了另一篇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The Jenner Institute)、牛津疫苗小组(The Oxford Vaccine Group)和英國阿斯利康製藥(AstraZeneca)共同研發的「ChAdOx1 nCoV-19」疫苗的研究報告。

該研究團隊在今年4月底就疫苗進行人體試驗。結果發現,1,077位測試者在注射疫苗14天後,體內的T細胞達到峰值,抗體也在注射28天後達到峰值。

抗體和T細胞是人類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抗體是一種小型蛋白,能夠附著在病毒表面,使病毒無法感染細胞。T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是體積最小的一種白血球,能夠協助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找出並摧毀受到病毒感染的細胞。幾乎所有成功的疫苗都能激發人體產生抗體和T細胞。

帶領該項研究的牛津大學教授莎拉.吉伯特(Sarah Gilbert)說,這種疫苗能否有助於對抗新冠病毒疫情,還有待進行更大規模的實驗驗證,但「初步結果顯示進展非常好」。

吉伯特又說,疫苗有可能在年底前推出,但還要視乎後期實驗能否顯示出功效。此外還要準備大規模生產,同時疫苗需要監管機構同意發出緊急使用的許可。

據估計,目前全球共有23支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多個研究團隊,包括美國生物技術公司莫德納(Moderna)、德國生物製藥新科技公司(BioNTech)和美國的輝瑞(Pfizer)藥廠等,也在研究工作上取得成果。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感染新冠病毒人數接近1,500萬人,死亡人數逾61萬,其中,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近383萬宗,死亡逾14萬宗。全世界的研究團隊都在與時間競賽,希望能盡早為這場可怕的疫情劃上句號。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