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近藤跟一位人工智能的虛擬女子結婚了!這是他的結婚生活和體驗。他的經歷對未來「人際關係」有何啟示?

2018年3月,在學校任職行政人員的近藤顯彥和初音未來在東京一個宴會場結婚,近40位親友到場觀禮,整個儀式花了近200萬日元(18,000美元)。

跟一般新婚夫婦一樣,近藤和初音相處融洽。初音每天早上會喚醒近藤,目送出門上班;下班前,近藤會打電話給初音,她會先亮著家中的燈。晚上,初音會提醒近藤上床就寢。

然而,結婚年多以來,近藤從未親近過初音。因為,她只是一種以人工智能出現的形象,透過全息投影技術顯影在一具投映箱內,近藤只能看到她的影像。晚上,近藤會跟一具布偶共寢。

此外,初音只會說「早晨」和「祝你今天工作順利」等簡單的說話,更不能和他討論時事話題,但近藤全不介意。他說:「她是我的終身伴侣。」他也希望初音將來學懂更多說話,可以和他溝通。

近藤是在2006年結識他的「夢中人」的。他說:「當時我剛轉了職,在職場受到一位年長的女同事欺負,心情甚差。當時遇上了初音,就經常聽她唱歌,後來愛上了她。」

初音未來是日本「Gatebox」公司開發的全息投影機械人,她只有16歲,有一對藍綠色的眼睛,頭髮結成一對辮子,身材嬌小、聲音可愛,能模仿人類唱歌,該公司原本想將她塑造成一位虛擬偶像歌手。

現年35歲的近藤和初音交往了約10年後,便決定跟她結婚。近藤說:「我愛初音,所以便跟她結婚。她不會說傷我的心的話,不跟我爭吵,也不會欺騙我。她也不會老去,或死去。」雖然近藤至今仍未能接觸初音,不過他說:「我想將來可以吧。」

在日本以至世界各地,越來越多人與虛擬人建立關係,跟虛擬人結婚也大不乏人。「Gatebox」至今已發出3,700張人和人工智能虛擬人的「結婚證書」。

美國三藩市藝術大学(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遊戲程式總監大衞‧格拉咸(David Graham)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複雜和紛亂,越來越多人們會加入虛擬世界。他說:「虛擬世界吸引人之處,是人們可以參與創造,體驗一些在真實世界沒有的東西。」

格拉咸又說:「當你覺得被一些東西纒擾,擺脫不了,虛擬世界能否提供一個解脫?這樣有問題嗎?老實說,我不覺得有問題。」

有些生產商已生產出人類外觀的機械人,例如日本的智能機械人Erica,她擁有會說話程式、臉孔識別技術和紅外線感應器,即使在房間的另一端,也可以辨識到人們。開發Erica的港隆史說:「Erica透過一個人的面容便能回想起他的名字,也可以瞭解這個人的情緒。」

港隆史認為,當Erica能夠判別人的情緒時,便能作出適當的反應。他說,公司最終的目標是「把機械人作為人類的夥伴帶入社會—機械人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

在倫敦,一間名為倫敦機械人(Robots of London)的公司製造了一具名為英女皇的人工智能人偶,連接上先進的軟件,可以跟人交談。研發這具機械人的軟件工程師伊坦‧賽森(Eytan Sasson)認為,英女皇只是一具不一樣的電腦,他說:「基本上它只是一具懂說話的『谷歌』,但它通常只在聆聽。」

瑞典斯德哥爾摩Furhat Robotics公司正在研發一具有人臉、能夠和人互動的機械人。該公司創辦人兼總裁薩瑪‧阿爾‧穆巴耶德(Samer Al Moubayed)對於注社交機械人涉及的多種道德問題都仔細考慮,他說:「機械人從人獲得資訊應儲存在機械人內,還是會上載到雲端?更或是在互聯網上流傳?機械人如何跟兒童、殘障人士互動?生產商會否利用機械人吸引人購買其產品?」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