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研究發現,人類與貓狗互動可以減低孤獨感和精神壓力。新近一項研究更發現,只是看動物的影片數分鐘,已可以顯著降低壓力水平。
研究人員認為,「虛擬治療犬」(Virtual Therapy Dog)療法簡單和低成本,對抗拒傳統心理輔導的人尤其適用。
根據最近在《人與動物互動》(Human-Animal Interactions)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奥肯那根校區(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kanagan)和布魯克大學(Broc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指出,觀看動物影片能降低血壓、心律和減緩焦慮。
研究人員招募了近1,200位大學生和公眾人士參與這項項研究。研究分為兩部分。在第一階段,963名平均年齡21歲的大學生觀看了四段五分鐘預錄的治療犬影片的其中一段。第二階段,122名來自社區、平均年齡41歲的成年人也做同樣的試驗。
這些預先錄製的短片包括歡迎詞、旁白和提示,引導參與者想像撫摸治療犬和感受,旨在模擬真實的治療犬治療過程,親身體驗與治療犬的互動。
研究參與者在觀看影片前後,都要做簡短的調查,並使用視覺類比量表對壓力作評分,1分代表「一點壓力都沒有」,5分代表「壓力很大」。
結果發現,學生和公眾人士觀看影片後,壓力都顯著下降。學生的平均壓力分數從3.33降至2.53,一般民眾從3.07降至2.43。研究表明,參與研究的女性比男性減輕到更多壓力。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以治療犬建立學業保留計劃」(Building Academic Retention through K9s,簡稱B.A.R.K.)主任約翰‧泰勒‧賓菲特(John-Tyler Binfet)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網上的輔導治療,學生群體和公眾不論年齡,感受的壓力都會顯著減輕。這表明虛擬犬類舒適模組對於尋求心理健康支持的人來說,是有效、低成本,且易於獲取的資源。」對於可能不願意尋求心理健康支援的人來說,這是切實可行的「第一步」。
「以治療犬建立學業保留計劃」由賓菲特創立,透過訓練治療犬和訓犬員,為校園社群提供支援,以減輕學生的壓力和思鄉情緒、促進人際關係,並改善學生群體的情緒健康。但在新冠肺炎期間,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受到限制,導致各項健康支援服務均受到影響。
在此期間,項目創建了「虛擬犬類安慰模組」(canine therapy program),包括以預先錄製的治療犬和義工影片,在網上提供治療,完全免費,無需預約,結果表明,即使是這種非常短暫、低成本的虛擬療法,也能減輕壓力。
為了證實虛擬治療犬的成效,研究人員作了這項研究。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聲明表示:「研究結果表明,虛擬治療犬的干預也可以使更廣泛的公眾受益,特別是難以獲得面談心理健康支援的人,例如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或遙遠的地點。」
一位參與者說:「我以前也想過參加校園裡的網上治療,因為我喜歡狗兒,但與人互動令我感到焦慮。但這網上療程消除了與陌生人互動可能產生的緊張情緒。」
這項研究有一些局限,例如沒有對照組來比較狗隻影片與其他類型有鎮靜效果的內容。此外,研究人員僅測量了即時的壓力減輕效果,尚不清楚這些效益能否長期維持。
事實上,以寵物輔助心理治療正逐漸受到關注,很多治療犬計劃都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