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澳洲有種「垃圾鳥」,由沼澤轉到城市生活,看來適應良好,但牠們是被逼如此的…

在澳洲北部、東南部和西南部的市區周圍,不難見到一種叫做「澳洲白䴉」(Australian white ibis)的大型雀鳥,牠們有細長的頸項、尖長的喙,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能看到牠們的蹤跡,牠們經常在人們野餐時偷吃食物,或是在垃圾桶旁翻找東西吃。

由於這些鳥類喜歡在垃圾筒覓食,大些澳洲人稱之為「垃圾鳥(bin chicken)」或「垃圾火雞」(trash turkey)。由於這種鳥類適應力強,在市區大量繁殖,人們都習以為常。去年有傳媒機構邀請澳洲人投選2017 年度最受歡迎的本地雀鳥,這種「垃圾鳥」曾一度在排行榜上一度領先,最後排行第二。

最近,這種鳥類在柏斯機場附近出沒,危及航機飛行安全,當地政府出决定於3月12日開始捕殺機牠們。他們通知居民將聽到獵殺白䴉的槍聲,因為種雀鳥傳播播疾病,並嚴重威脅飛行安全。

航空專家謝夫.托馬斯(Geoffrey Thomas)說:「白䴉泛濫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牠是一種體型非常大的鳥類,甚至阻礙航機飛行。」根據澳洲交通安全局的資料,2015年至2017年間,柏斯機場共發生了135宗涉及鳥類防障航道事件。

此外,有昆士蘭的學校要發起清理校園的活動,確保垃圾筒要蓋好、剩餘的食物不留在操場上,以免白鹮大量闖入校園。

白䴉成功在城市中繁衍,其實反映了澳洲生態環境的變化。澳洲鳥類「BirdLife Australia」發言人尚.杜利(Sean Dooley)說:「雖然白䴉鹮能適應城市的環境,但這不是一種健康的改變。白䴉跟我們一樣吃垃圾食物,但這些食物並不適合牠們。」

事實上,白䴉是一種在濕地棲息的鳥類,由於牠們有長長的腿、頸及嘴,能在林木和水中走動,善於捕捉蟲、青蛙和魚。數十年前,澳洲的市區很少會見到白䴉,但現已成為澳洲其中適應了城市生活的大型禽鳥之一。

有專家估計,自20世紀初以來,由於人類的活動。地球上一半以上的濕地已經消失。澳洲政府更估計,部分地區超過70%的濕地消失了,主要原因是水源不足。

由於氣候轉變,澳洲部分內陸地區雨量減少,引致河流乾涸及轉向,有些沿海地區地下水下降,海水入侵,加速了濕地的減少,原本在濕地繁殖的白䴉被迫遷移到城市棲息。

新南威爾斯大學生態系統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system Science)姬蒂.布蘭戴斯兩年前開始,她呼籲國民將在沼澤地帶收集的羽毛郵寄給她,以分析國內濕地的雀鳥的動態。

她說:「不過數年前吧,沼澤或濕地水源充足時,成才上萬的雀鳥前來下蛋,現時少有見到這種情況出現了。」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