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想當個天才?秘訣是甚麼?原來可行的!問題是你有沒有執行…

天才的秘訣,是腦部時常有足夠休息:

達爾文每天會作三次長45分鐘的散步。

愛因斯坦每天至少睡上十小時,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研究所從事研究時,習慣從往所行一哩半,前往辦公室。

美國波特蘭市的麗莎‧康頓(Lisa Congdon)是一位作家兼插畫師,手上經常同時要負責5至20個企劃,每天的工作排得密密麻麻,由早上八時不斷工作至晚上七時。

十年前,麗莎開始出現工作壓力所產生的徵狀,包括長期背痛、頸痛及頭痛。她說:「每天起床就充滿焦慮、感覺胃部繃緊,更有失眠的問題。」

麗莎於是開始調校自己的工作方式,她將工作時間分成多個45分鐘的小節,務求在每小節的有限時間集中精神工作,然後在小節之間安排一個短暫的休息,例如做些默想及運動等。麗莎發覺這樣不但可以增加每節的工作時間的效率,同時有助紓緩焦慮的情緒。

大家都可能有誤解,以為勤懇地做足八小時以上,就可以增加工作效率,讓同事及上司讚賞。但有研究發現,每一位在職人士的每天會遇到87次各樣的外來滋擾,根本無可能全日都專注在工作上。

2014年,一間社交網絡公司「The Draugiem Group」利用一個應用程式,追蹤那些工作效率最高的僱員的工作習慣,結果發現效率最高的頭10%的僱員並不比其他同事的工作時間長。他們通常會集中工作52分鐘後,作17分鐘的休息。

在硅谷從事顧問工作的方洙正(Alex Pang Soo-jung)出版了一本有關休息的書,他說:「這項研究指出休息的重要。」

喬治城大學電腦學的卡文‧紐博特(Calvin Newport)認為,大家都以為忙碌代表高效率。他說:「由於缺乏清楚指標界定何為效率及那些是有價值的工作,於是很多在職人士就轉而以勤力與否作為效率的指標,即看看花了多少時間工作。」

紐博特建議大家建立了一套「深度工作」的習慣,即心無旁鶩,只專注在一項工作上。大家可以掌握深度工作的做法,包括長時間集中做一項任務、建立一個每天的工作習慣、以日誌的形式編排每天工作及稍息的時間。

人們在專注工作之餘,亦需要有放鬆的時間。充足睡眠是最重要的,據說化學物質的周期表、基因的結構以至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都是在睡夢或不知不覺中發現的。

曾獲得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說:「大家相信都有共同的經驗,晚上想不通的問題,一覺醒來就解決了。」

愛因斯坦經常散步的那條林蔭小路,已成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地標。

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都有散步的習慣,有專家認為,在散步時,人腦進入了「暫時性前額葉功能減退」(transient hypofrontality)的狀態。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負責理解概念、規則及語言,散步時,這個區域會暫時減少運轉,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思維。散步亦可說是一種移動式的冥想,讓思維更活躍。

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莎妮‧皮萊(Srini Pillay)說:「人們可能不知道,要完成一項工作,需要人腦裏專注及不專注的『電路』互相配合。」

投資家巴菲特在日誌上,常出現一些沒有安排日程的子,因為他覺得坐下來,想一想,比將每分鐘都排滿工作重要。微軟的創辦人蓋茨亦仿傚了他的方法。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