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6日,法國中北部科隆布市(Colombes)的街區小科隆布(Petit Colombes)一個廣場上,「漢尼拔與大象劇團」正進行街頭演出。
四位身穿牛仔外套和黑色運動長褲的演員跳到公園的長椅上,舉起雙臂,用手腕形成X形,向觀眾高喊:「保衛我們的長椅!」然後,眾演員輪流扮演各種人物:正等待心儀對象的青少年、年長的母親、無家者和小朋友。
一位演員說:「公園長椅是大家的共同體驗。」另一位說:「坐在這張長椅上,我們放慢了腳步。即使我們合不來,也會一起坐。」
科隆布市位於塞納河左岸,是巴黎西北部近郊一個衛星城市,有不少貧民聚居。這裡每年舉辦「國際公園長椅節」(International Park Bench Festival),以公共長椅為焦點。該地區的學校用廢棄的木托盤製作長椅,積極排練戲劇,提倡開拓公共空間,鼓勵大眾在社區活動和生活,以消除族群偏見,促進社區凝聚力。
在法國的路旁、公園或其他公共空間,總會見到許多公用座椅,尤其是大規模的公園,座椅數量特別多。這些大部分深綠色的椅子已成為巴黎以至法國的經典象徵。
巴黎的公眾椅子最早出現於18世紀,當時開始有用石頭或木頭製成的長椅,也有供出租的座椅。到了19 世紀中葉的第二帝國時期,塞納省省長喬治‧歐仁‧奧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獲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委任主持巴黎的城市規劃。
奧斯曼男爵是城市設計師,他和法國建築師加布里埃爾‧達維奧德(Gabriel Davioud)組成了團隊,在1852至1870年間大規模改造巴黎市,包括修築幅射式道路網絡,興建寬闊的林蔭大道和廣場,栽種整齊的樹木作為點綴,還興建或重修許多花園和小公園。
此外,達維奧德也設計了公共長椅,以鑄鐵為支架,背板由橡木製成。這些「達維奧德長椅」(Davioud benches)共有兩款,一款是單向的貢多拉(Gondola,又稱為鳳尾船)形長椅,設在公園內;另一款是雙向的長椅,建在行人道上,供市民歇腳。達維奧德設計的所有街道設施,如樑柱、垃圾桶、報紙亭、燈柱和噴泉,都統一採用深綠色鑄鐵製成,這些長椅也用深綠色。
除了固定的長椅,一些公園更設有可移動的椅子。這些座椅由巴黎公園管理部工作室於1923年設計。最著名的盧森堡公園(Luxemburg Park)、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和皇家宮殿花園(Palais-Royal)都有綠色椅子。
巴黎人最喜愛的盧森堡公園更有「千椅之園」的稱。該公園位於塞納河左岸、拉丁區的中心,每當陽光明媚的日子,公園裡隨處可見遊人坐在這種標誌性的綠色鐵椅子上,有人小憩,有人看書,還有情侶在深情熱吻。
約20年前,法國兩名青少年在警方追捕中死亡,引發了全國各地的城市騷亂,為了防止青少年在公共地方流連,帶來噪音和不良行為,例如喝酒和亂丟垃圾,巴黎和許多法國城市拆除了部分公共長椅。
2015年,南部城市佩皮尼昂(Perpignan)為防止無家者佔據,也拆除了公園長椅。有其他城市將長椅改成針對無家者的「敵意建築」座椅,例如改成拱形、在長椅中間加設扶手讓人不能舒適地躺下,也有一些城市將公共座椅上鎖。
20年轉眼過去,法國各城市的民眾仍不斷與立法者爭論長椅的問題,一方面探求利用公共空間營造社群氣氛,同時又不讓無家者在公共空間流連。
巴黎城市設計機構Monono聯合創辦人兼總監史蒂芬‧馬利克(Stephane Malek)說l「公共空間本質上應該是人人都能進入,也歡迎所有人的地方。但這理念日益受到威脅。大家愈來愈不能容忍某些讓人逗留的地方。城市希望民眾能夠自由活動,而不是停滯不前。但挑戰在於,我們還必須創造可以坐下來休息的地方。」
城市人類學家、日內瓦Bfluid城市規劃機構負責人索尼婭‧拉瓦迪尼奧(Sonia Lavadinho)說:「如果沒有公共長椅,街道就會變得死氣沉沉,更加缺乏安全感。公共空間需要多元和容納不同背景的人,並創造讓他們停留的理由。地方愈安全,就愈能避免不正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