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女孩在10年前的尼泊爾大地震中各失去了一條腿,相似的經歷讓她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像姊妹一般互相支持,好到分享一雙鞋子,彼此扶持、安慰,重新學習走路,然後一起上學。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黎克特制7.8級的大地震,同年5月12日再度發生7.3級的餘震,總計奪走了9千人性命,導致2.2萬人受傷,數以十萬計民眾家園被毀。
當日中午,只有7歲的妮瑪拉.帕里耶(Nirmala Pariyar)在加德滿都探望一位朋友,突然全屋震動,她跟兩位朋友正要跑出屋外,卻被塌下的金屬大門與水泥牆壓住,幸而路過的民眾在瓦礫中看到她的頭髮,將她救出,並送往醫院救治。
妮瑪拉回憶說:「我當時已經失去知覺,後來才知道有一條腿幾乎與身體分離,救援的人把那條腿放進一個紙箱裡,一起送到醫院。」由於她右腿傷勢嚴重,醫生決定進行截肢手術。
妮瑪拉日後才甦醒過來,送到全國歷史最悠久的比爾醫院(Bir Hospital)接受康復治療。
在院內,她認識了來自加德滿都東部的肯度.塔曼(Khendo Tamang)。當時8歲的肯度失去了左腿,八位家人亦在地震中罹難,她每天鬱鬱寡歡,總是在傷心地哭泣,很少和人交談。兩名女孩在一間病房裡相遇,妮瑪拉主動安慰經歷相似的肯度。在妮瑪拉陪伴下,肯度走出陰霾,兩個女孩建立了深厚友誼,形影不離。
剛開始時,兩個女孩的溝通並不是很順暢。妮瑪拉說講尼泊爾語,而肯度只會說少數佛教徒才會的達芒語,不過這影響不大,她們用肢體語言交流,慢慢能夠理解對方,互相傾訴自己心中的小秘密,共用同一張病床。妮瑪拉和肯度各自失去了一條腿,剛好能穿同一雙鞋。
剛開始治療的幾個月,對兩位女孩來說都非常艱難。截肢後,她們有傷口感染的狀況,不得一次又一次接受痛苦的清創手術。在外部皮膚癒合後,兩名女孩開始復健。她們裝上義肢,練習走路,並需要定期前往復健中心接受治療。平時,妮瑪拉會用畫筆記錄她和好友的生活。
在地震時,肯度很幸運遇上一位外國遊客,發現了重傷的她,把她送到醫院。這名遊客希望她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自掏腰包供她在加德滿都的一所私立學校讀書。但妮瑪拉家境一般,父親是紡織工人,每天只有3美元收入,無法負擔私立學校昂貴的學費。
及後,一位外國通訊社駐加德滿都攝影師尼蘭詹‧什雷斯塔(Niranjan Shrestha)發布了兩人的相片,一間非政府組織獲悉,決定免費供兩人到拉利波爾(Lalitpur)的一間寄宿學校就讀。
地震轉眼過去10年,大多數受損的房屋與建築物如今已完成重建,學校與公共建築也依據更嚴格的安全標準重新設計與建造。
兩位女孩亦已邁入青春期,今年3月一起完成全國高中畢業考試,正計劃著前路。她們各自返回家中,告別在一起的10年光陰。
妮瑪拉考慮在大學主修自然科學,因為有較好的就業前景,但她最大的夢想,是成為歌手。
這對曾分享一雙鞋子的好朋友,現在不得不因為前路選擇而分離,各自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