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威尼斯、馬爾代夫等著名旅遊景點正瀕臨危機,原因何在?

Vanishing-Heritage_11

氣候轉變及人為破壞,令威尼斯至馬爾代夫等多個旅遊景點,正面臨危機。

全球旅遊業興旺,引來各地的觀光客到各處自然及人文景點遊覽,但交通頻繁,又加速了能源消耗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間接破壞了這些景觀。

瑞典隆德大學服務管理及服務研究教授葛斯林(Stefan Gossling)表示,旅遊業是全球最大及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共佔去全球生產總值的9﹪,每11個職位當中,更有一個是與旅業有關。

但另一方面,旅遊業本身是一項耗費能源的人類活動,佔全球碳排放量的5﹪,預計未來25年更會增加一倍。其中航空交通佔40﹪,車輛佔去當中的30﹪。

憂思科學家聯盟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CS)較早前曾發表了一個有關瀕危的世界文化遺產報告,該非政府機構副總監麥咸(Adam Markham)表示「如果這些景點被破壞,減少人們到這些地區旅遊的誘因,對依賴旅遊業的本土經濟帶來影響。」

因此葛斯林表示不會建議人們完全停止出外旅遊,他說:「我最想見的是人們選擇到附近的景點旅遊,或許在一個地點逗留較長的時間,以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以下是多個面臨危機的著名旅遊景點:

Vanishing-Heritage_7

威尼斯

﹣ 熱鬧而華麗的威尼斯正比預計快五倍的速度下沉。此外, 科學家亦表示,在過去十年,該城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向東移向亞德里亞海。現時當局正設置了一套「試驗性電動模組」(Experimental Electromechanical Module),在3個通往阿德里亞海的河口安裝水閘,這些水閘會停留在海床上,平常是看不見的,在漲潮或風暴來襲前,才將這些閘門升高,防止市內運河的水位上升;在威脅過去之後,它們會再降至水面之下。

Vanishing-Heritage_1

中國萬里長城

﹣ 有2,000多年歷史,被喻為世界七大奇景的萬里長城,正因自然風化、人為破壞及保育不足而受損,根據去年的報告,長1,220公里的長城,已經有三分之一坍塌,現時狀況較好的,只有在明代修築的一段,佔全部的8﹪。去年9月,當局將一段位於遼寕省有700年歷史的城牆以三合土封蓋,惹來國內網民強烈批評。

死海

﹣ 死海位於以色列、約旦交界處,湖面在海拔以下422公尺,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以驚人海水浮力及極具理療功效的泥土,數百年來吸引無數遊客到訪。然而專家發現,死海的水位正以每年1公尺的速度下降,估計自1950年代至今,已下降了40公尺,主要原因是隣近沙漠過量抽取地下水,致流出的湖水比由約旦河流入的水多。

Vanishing-Heritage_16

馬爾代夫

﹣ 由於冰層溶化及海水水位水升,正威脅著全球沿岸地區居住的人口,估計約佔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包括位處印度洋的渡假天堂馬爾代夫。現時該國政府已著手興建人工島,以安置受影響的人口。

 

Vanishing-Heritage_9恰卡塔雅的冰川完全融化,只剩下光禿禿的山頭。

坡里維亞上恰卡塔雅冰川 (Chacaltaya Glacier)

﹣ 位於南美在玻利維亞境內,安第斯山脈上的恰卡塔雅冰川,有1萬8千年歷史,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勝地。但從1949年代開始,冰川迅速融化,覆蓋範圍由22萬平方公里縮減至1996年的約8萬平方公里,到2005年時更完全消融。現時只剩下光禿禿的山頭及仍是全球更高的登山升降機。

Vanishing-Heritage_6

英國多佛白色懸崖(White Cliffs of Dover)

﹣ 英國媒體本月初引述研究報道,位於多佛的白色懸崖正在每年12英吋的速度後撤,原因是人工改造海岸線、沙漠化及氣候轉變。多佛(Dover)是英國最接近歐洲大陸的地方,距離法國的直線距離只有32公里,白色懸崖是一種極細又鬆散的粉狀灰岩構成,由細小的海洋微生物沉積而成,並不堅固,再加上其他外因如極端天氣等的影响,白崖極易坍塌。

Vanishing-Heritage_12

格陵蘭伊盧利薩特冰灣(Ilulissat Icefjord)

﹣ 格陵蘭島的伊盧利薩特冰灣,於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伊路利薩特冰灣位於格陵蘭島西岸,北極圈以北約250公里。該冰灣是少數幾個由格陵蘭冰川流入海的冰河之一,景色壯觀,是當地著名景點。在全球氣温上升的威脅之下,當地冰川覆蓋範圍愈來愈小。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