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集體錯認圖象 甚麼是視覺曼德拉效應?

圖中的幾組流行文化標記,你能夠辨別出哪一幅是正版嗎?答案在文章末。(圖片來源: The Brain Bridge Lab)

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的The Brain Bridge Lab最近發表一項有關「視覺曼德拉效應」(Visual Mandela Effect, VME) 的研究報告,研究發現人類普遍對家喻戶曉的標記,例如大富翁遊戲的招牌人物和比卡超等,不約而同有錯誤的印象。

該項研究結果將會在《心理科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刊登,是學術界首次以科學方法探討互聯網現象。互聯網普及衍生了「曼德拉現象」──為數眾多的人對同一件重要的事有著同樣錯誤的記憶,或者共同擁有一些在現實中從沒發生/出現過的事件記憶。「曼德拉現象」一詞於2009年由Fiona Broome所創,當時不少網民都有集體的錯誤記憶,以為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在上世紀80年代已在獄中離世。她為此建立網站蒐集相關資料。

芝大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參考網民在網上有關記錯圖象細節的討論,編製了一套流行文化標示圖像,共40張,並為每張配上錯體版,包括常被網民記錯的版本,然後進行測試。研究人員向實驗參加者展示七組最常被人弄錯的 VME-apparent圖象(明顯有曼德拉現象的圖象),請他們選出原版的圖象。實驗結果顯示,參加者選錯的比率遠比選中的高。在另一測試中,研究人員將正版圖象交給參加者細看,然後請他們再從原版和錯版混合的圖片組合中選出他們認為是正確的一張。結果選中的比率同樣極低。

充斥網上的錯體圖像 (圖片來源: The Brain Bridge Lab)

實驗參加者自評記憶的信心和對圖示的熟悉程度(圖片來源: The Brain Bridge Lab)

參加者應要求列出大富翁標誌性人物Rich Uncle Pennybags的特徵,有人想起他的高帽,有人對他的鬍鬚印象最深刻,有人滿有信心說他戴單邊眼鏡。但事實上,單邊眼鏡從來都沒有在他身上出現過,那是集體的記憶失準,被稱為視覺曼德拉現象。

實驗的首要目的是探討視覺曼德拉效應是否普遍和一致,其次是考究人類為何對圖象中的角色或標誌十分熟悉和有信心地作出描述,卻依然會弄錯。研究人員亦嘗試從Google圖片庫找出錯記圖象的普及程度。測試也試圖探討出錯的印象是霎時產生的,抑或是根深蒂固的,會重複出錯。

從沒見過的東西怎樣走進了記憶?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兼首席研究員白逸尊教授(Wilma Bainbridge)說:「人類錯誤記憶中的圖象,是他們在現實世界從沒有見過的,例如尾巴末端黑色的比卡超。即使參加者自覺非常熟悉有關角色和標記,並且滿有信心地選出他們認為正確的圖象,結果依然是弄錯。研究令人意想不到的發現,是我們除了有集體記憶,也有集體記錯東西的現象。」

參加者選錯VME 明顯圖象的比率為66%,選錯其他圖象的比率為45%,研究推斷後者多以猜測作選擇。


帶領這項研究的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學者Wilma Bainbridge

研究人員坦言,至今仍未找到單一的原因去解釋這現象,但他們排除了一些可能。原版和錯體的圖象差異並不明顯,實驗參加者即使端視過正確版本的細節(如比卡超的尾巴),一樣會犯錯。

根據記憶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我們會根據聯想而填補自己認為缺失的訊息。例如很多人誤會大富翁人物 Rich Uncle Pennybags 有單邊眼鏡,是因為單邊眼鏡是富翁常有的配飾。可是研究人員亦發現基模理論未能為某些例子提供解釋,像Fruit of the Loom 的標誌,生果放在碟上和生果放在聚寶盆上,兩者都是固弄玄虛的錯體。在日常生活中,碟和生果的關聯顯然較大,理應較多人選碟子,不過在實驗中較多人選聚寶盆的錯版。選錯聚寶盆版的人解釋,早前曾見過水果放在聚寶盆的版本,而事實上他們並沒有見過。

「一般人相信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歷,因而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記憶。但研究結果令人意想不到,不同人記得某卡通的臉孔和某品牌標誌的模樣,是一樣的。這種一致性意味我們能夠量化易記的圖像,甚至描述一張圖的易記程度。某些圖象本質上有能力令人將『錯誤』的印象變成模範,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設定用甚麼元素去令別人製造錯誤的記憶。」

研究人員認為,傳媒和設計工作者可從中得到啟示,在設計標誌,或為廣告和教材配置圖片時,如何讓受眾看過後留下正確的印象。至於社交媒體上為何有大量似是而非的圖像,則是值得探討的題目。

正確答案:

Curious George: 左(沒有尾巴)
Where’s Waldo: 中(拿著杖)
果汁橡皮糖:左(沒有碟,也沒有聚寶盆)
大富翁:右(沒有眼鏡)
比卡超: 左(尾巴有一截棕色)
c-3po: 中(銀色腿)

資料來源: Sarah Steimer f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