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與伊波拉屬同一病毒家族、暫無藥可救,在西非傳播的馬爾堡病毒,到底有何來頭?

繼新冠肺炎和猴痘(monkeypox)後,傳出另一種致命的病毒──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又稱青猴病病毒)在擴散的消息,在全球觸發人們的緊張情緒。

今年6月底,非洲加納(Ghana)南部一間醫院先後接收了兩位病人,他們均有腹瀉、發燒、噁心和嘔吐等癥狀,其中一位26歲病人在入院後翌日死亡,另一位51歲病人在入院當日死亡。

事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 of Dakar)塞內加爾達喀爾分所證實,該兩位病人均死於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又稱青猴病病毒)。這是加納首次發現馬爾堡病毒。世界衞生組織隨即宣布病毒爆發,與死者密切接觸的90多人需要隔離。

世衞對於病毒如臨大敵,西非多個國家已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因為馬爾堡病毒病與知名的伊波拉病毒屬於同一病毒家族,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致命性。

世衞的非洲區域主任穆蒂博士說:「加納衛生當局已迅速做出反應,為可能的疫情大爆發做好了準備。如果不立即採取果斷行動,馬爾堡病毒病很容易失控。」

馬爾堡病毒最初在歐洲發現。1967年,德國的馬爾堡、法蘭克福和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同時出現疫情後,因此而得名。在那場疫情中,至少有7人死亡。調查後發現,其中首位患者,是在進行實驗室研究時接觸了由烏干達進口的非洲青猴而受到感染。但此病毒並非只通過非洲青猴感染,還可以通過其他動物散播。

一般認為,北非果蝠(Rousettus aegyptiacus)是馬爾堡病毒的天然宿主,也很可能會傳染該病。

其後,一些非洲國家已經出現過疫情,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肯雅(Kenya)、南非(South Africa)、烏干達(Uganda)、津巴布韋(Zimbabwe)。最嚴重的一次疫情2005年在安哥拉爆發,造成300多人死亡。

馬爾堡病毒會導致病毒性出血熱(viral hemorrhagic fever),最典型的病徵是發燒及出血。病毒可透過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體液,直接傳染他人。受感染者只要血液含有此病毒,就能感染其他人。病毒初期症狀包括發燒、劇烈頭痛和肌肉疼痛等,約三日後,會出現腹瀉、腹痛、噁心和嘔吐等,許多患者的不同身體部位還會出現嚴重出血。他們在發病8至9日後,因為大量出血和器官衰竭而死亡。

世衛表示,在以往的疫情中可知,病死率從24%至88%不等,平均死亡率大約為50%,一些毒性較強的病毒株致命率可能高達88%。目前此病毒沒有認可的治療方法和預防疫苗。

世衞又指,醫學界正在研發一些血清製品、藥物和免疫療法來治療此一感染疾病。醫生亦會為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或輸血,以緩減病情。

馬爾堡病毒跟新冠肺炎、猴痘以致伊波拉和愛滋病等病症,均屬於人畜共患病(zoonotic diseases或zoonoses),這些傳染病既可以從動物傳播给人,也可以在人際之間傳播。

本月初,聯合國發表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因人畜共患病而喪生。報告分析,21世紀以來,人畜共患病在全球公共衞生事件中的比例越來越高。2012年至2022年的十年間,在非洲爆發的人畜共患病的數字比上一個10年增加了63%。特別在2019年和2020年出現了一個高峰期,期間人畜共患病約佔公共衞生事件的50%,其中伊波拉病毒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熱佔這些疫情的近70%;登革熱、炭疽、鼠疫、猴痘和一系列其他疾病佔其餘的30%。

猴痘在各地出現

除了新冠肺炎疫情,近日猴痘個案相繼在歐洲和美國爆發。世衞總幹事譚德塞7月20日表示,估計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已出現了14,000多宗猴痘病例,可能還有大量病例未被發現。其中超過80%的猴痘病例來自歐洲,歐洲已成為猴痘疫情的中心。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的資料,截至7月18日,全美的猴痘確病例亦已超過1,800宗,其中以加州和紐約州最多,疫情正不斷蔓延。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