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美國太空總署試驗以太空船撞擊小行星 令其減速變軌

不少荷李活電影或科幻小說都曾出現類似情節:外太空行星向地球襲來,預料會引發地震、海嘯和廣泛破壞,大部分人類死亡。在千鈞一髮之際,有英雄想出各種方法,摧毀行星,令地球逃過浩劫。

這幕情節在今年9月26日成真。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飛鏢」(DART)探測器,於美國東部時間晚上7 點14分,在距離地球約1,120萬公里的太空,撞擊到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的衞星「迪莫弗斯」(Dimorphos),初步完成了史上第一次「保衞地球」的測試。

小行星迪迪莫斯在1996年被人類發現,形狀不規則,直徑大約只有780公尺,平均770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迪迪莫斯雖然不大,但也有一顆小衞星迪莫弗斯 ,直徑約170公尺,每11小時55分鐘環繞迪迪莫斯一周。兩顆星形成一個雙小行星系統,「迪迪莫斯」在希臘語就是「雙生兒」的意思。

「飛鏢」計劃正式名稱為「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簡稱DART),運用一個570公斤的探測器,以時速24,000公里的速度撞擊「迪莫弗斯」,以改變這顆行星的軌道,準備有朝一日地球面臨巨大天體襲來,就可以改變天體的方向。

美國太空總署在2021年11月將「飛鏢」飛行器,由「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搭載升空,進行測試計劃。如果「飛鏢」能令迪莫弗斯的軌道輕微改變,這個計劃就可說是成功了。

「飛鏢」探測器撞擊迪莫弗斯前,子探測器「莉西亞方塊」(LICIACube)已經與「飛鏢」分離,將試驗完成後的照片傳回地球。

與美國太空總署合作進行「飛鏢」計劃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應用物理實驗室(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負責人蘭茜‧沙博(Nancy Chabot)說:「雖然這只是第一步,但由科幻小說內容變成科學現實,能不令人興奮嗎?」

美國太空總署行星科學部主任羅麗.格萊茲(Lori Glaze)說:「我們正在開啟人類的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裡,我們可能有能力保護自己免受危險的小行星撞擊的傷害。」

在太陽系中,除了人類熟知的巨大行星外,尚有散布各處的「小行星」(asteroids),以及由鬆軟岩石組成的彗星(metero)。其中小行星大多匯聚在火星與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Asteroid belt),一部分小行星和彗星的軌道與地球相近,稱作「近地天體」(Near-Earth Objects,NEOs)。倘若這些小行星質量夠大,就有可能衝破地球的大氣層,撞擊地球。

美國太空總署估計,目前約有27,500個直徑約140公尺的小行星在近地的軌道上運行,但還有多達15,000顆這等小行星尚未被人類發現。此外,有數百萬塊更小的太空岩石在太空中飄浮,隨時跌入地球,造成破壞。

太空總署斥資3.3億美元,費時7年進行「飛鏢」計劃,旨在測試能否自動追蹤小行星和改變其軌道,防止星體撞擊地球。

美國太空總署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發推文說:「不,這不是電影情節。這類電影中出現過這個場景,而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這個情況的或然率很高。」

1908年西伯利亞通古斯大爆炸,大批樹木被毀。

一般相信,6,6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是因為一顆天外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灰塵天,火山爆發,酸雨蓋地,斷絕了恐龍的食源,包括恐龍在內的多種動植物從此絕跡。

近代歷史上,最著名小行星撞擊事是1908年的西伯利亞通古斯大爆炸(Tunguska event)。據記載,當年6月30日,一顆小行星墜落在西伯利亞東部的通古斯河畔,估計2,000公里的森林夷為平地,約8,000萬棵樹木被毀。西伯利亞地震站記錄到地震擾動,遠在5,614公里外的英國也檢測到持續4小時的磁場波動。此後幾天,歐洲南部遠至波爾多,夜間都出現閃光。

當時俄國的沙皇政權面對動盪政局,未有調查事件,真相一直是個謎。若說是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面,卻始終沒有找到隕石坑或隕石碎片。獲得較為廣泛支持的理論是,有一顆直徑約50至80公尺的小行星在上空爆炸。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