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為甚麼現在從市場買來的番茄總是欠了番茄味?

「酸酸甜甜」、「有少許腥味」、「有點像南瓜吧」…

走進超級市場,貨架上排列着红彤彤的番茄,顏色鮮艷、結實飽滿,但吃起來,卻沒有太多滋味。

大家覺得番茄乏味,不是你們份外挑剔,原來世界各地不少消費者都在埋怨,現在買到的番茄不好吃了,缺少記憶中的「番茄味道」。

一組科學家最近發現,超級市場番茄味道寡淡,是因為缺少了一種基因。他們希望這個發現,有助尋回失落了的番茄「古袓味」。

由美國農業部(USDA)農業研究中心(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和康奈爾大學博伊斯湯普森植物研究所(Boyce Thompson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遺傳學》期刊(Nature Genetics)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他們確認了一種名「TomLoxC」的基因,是影響番茄味道的因素。

研究人員繪製了725種人工種植番茄和野生番茄的泛基因(pan-genome)圖譜,經過對比後發現,在超級市場出售的番茄,只有2%含有「TomLoxC」基因,但超過93%的野生番茄卻含有這種基因。

研究團隊内一位作者、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詹姆士‧基奧雲路尼(James Giovannovi)說:「根據基因圖譜分析,『TomLoxC』基因能透過胡蘿蔔素(carotenoids)產生出番茄的獨有味道。」

番茄是最常食用的食品之一,估計全球每年產量達1億8,200萬噸,總值超過600億美元。現時各國種植番茄的農民為增加經濟效益,都傾向篩選產量高、抗病力強,同時又要果身堅實,成熟緩慢的番茄,以便於運輸。這些番茄的味道往往不是栽種者最重要的考慮。

紐約康乃爾大學的植物基因學家費章君說:「人們在種植和優化番茄的過程中,集中種植產量高、果身大和保質期較長的番茄品種,部分重要的基因特質反而被犠牲了。」

據了解,現時人們食用的番茄,可以追溯到5000多萬年前在南極洲附近進化的一種植物,體積像現時所見的車厘茄。2,500年前,中南美洲秘魯和厄瓜多爾等地開始有人栽種番茄,到16世紀西班牙人來到南美洲,將番茄傳至歐洲。二次大戰後,各國開始大量種植番茄,並透過配種培植出易於貯存和售買的番茄。

近年,美國開始盛行「原種番茄」(Heirloom Tomatoes)。這是指那些未經配種的番茄,例如佛羅里達和加州的農場,出現黄色、粉红色和黑色的番茄,有些小如彈珠,也有大如燈籠椒的,在一些小商店和農墟出售。

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基奧雲路尼表示,他希望獲得這些基因資料,有助於農民篩選品種,也可以保留原有味道的番茄。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