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印尼大範圍火災為甚麼從地面竄入地底悶燒,難救亦難滅?

自今年9月起,印尼已發生了73,000宗火警報告,全國六個省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數以千計的消防員和志願人員正日以繼夜滅火。山火導致嚴重霧霾,過百班客機航班被取消,數千間學校因而停課。

大火釋出的大量有毒氣體,隨風吹至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今年9月14和17日,新加坡錄得了空氣污染指數(pollutant standard index,簡稱PSI)超過100,是2016年以來空氣質素首次達到「不健康」水平。新加坡環境和水源部長馬善高(Masagos Zulkifli)呼籲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加強決心和合作,應對困擾該地區數十年的火災。

印尼蘇門答臘(Sumatra)和加里曼丹(Kalimantan,或稱婆羅洲)兩大島上,農民習慣採用火耕法,違法放火焚燒林地,印尼當局已經拘捕了185人,另封閉了40家企業營運的種植場。

澳洲塔斯曼尼亞大學森林大火地理學(Pyro-geography and Fire Science)教授大衞‧飽文(David Bowman)說:「印尼發生的大火可稱為放火去林(deforestation fires),人們在森林起火墾田,也有人大量燒燬林木,闢為棕櫚種植場。」

今年受火災波及的,達七成是泥炭地。在蘇門答臘北干巴魯(Pekanbaru)市參與滅火的亨德利(Hendri Kusnardi)說:「撲滅在泥炭地發生的火災特別困難,即使我們救熄了地面的火,但地下的火仍然燒,第二天又再死灰復燃。」

泥炭地或泥炭沼澤(peatland,或peat swamp),本是有水的沼澤地,植物枯萎和腐爛後沈澱其上,經幾千年後,逐漸形成泥炭,有時深達幾公尺厚。時間更久,更為變成煤炭,是地球上最重要炭儲存庫。

正從事一項有關泥炭地研究的美國史丹福大學學者納森‧達達普(Nathan Dadap)說:「泥炭地只佔地球陸地表面的3%,但卻儲藏著了全球21%的土壤碳。」

泥炭地一旦遇上天氣乾旱或因過度開發失去水分,就變得極之易燃。表面的泥土炭燒起來,就會蔓延到下面土層的泥炭,並且在地下繼續蔓延。地面泥炭因氧氣充足而形成火焰,地下的土層由於缺氧燃燒,變成像煙蒂或燒烤那樣的悶火,不斷的產生濃煙。

印尼人們集體祈雨

綠色和平印尼分部的拉斯瑪大‧馬哈魯丁(Rusmadya Maharuddin)指出,泥炭地火災所產生的濃煙,是熱帶雨林的三倍。若泥炭火不及時撲滅,地下蔓延的悶火會持續悶燒幾個月甚至幾年,還會隨時燒到地面。

要撲滅森林大火,必須往地下的土層灌水。倘遇上乾旱的天氣,消防員根本難以有足夠的水源救災。印尼國際林業研究中心(Centre of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search)的專家米高‧柏拉迪(Michael Brady)說:「當要應付大範圍泥炭地的火災時,運送用水涉及高昂的費用。在空中投擲水彈也是杯水車薪。」

泥炭地通常位處遍遠地區,泥土鬆軟,消防車難以進入。現時唯一的方法,是等待十月雨季到來,才有希望令大火熄滅。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