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6日,瑞士蘇黎世有85年歷史的海倫體育場(Hallenstadion)上演了每年一度的《歌舞冰上》(Art on Ice)綜合表演。這是集結花式滑冰、現場演奏、特技的大型表演,巡迴在國內多個城市演出,可算世界上最成功的花式滑冰表演盛會。
是次演出項目之一是由退役的奧運滑冰選手麥迪森‧哈貝爾(Madison Hubbell)與加布麗埃‧帕帕達基斯(Gabriella Papadakis)表演雙人冰舞,但這一次兩位女滑冰手沒有與男性選手拍擋,而是組成一對兩位女性的組合。
法國組合帕帕達基斯和紀曉姆‧西澤龍(Guillaume Cizeron)在花樣滑冰史上取得輝煌成就,包括2022年北京奧運會冰舞金牌及五次世界錦標賽冠軍;而美國選手哈貝爾和拍擋扎卡里‧多諾霍(Zachary Donohue)在2022年冬奧代表美國在團體賽獲得銀牌,及後因俄羅斯選手因卡米拉‧瓦列娃(Kamila Valieva)未能通過藥檢被剝奪冠軍頭銜,獲得金牌。她和帕帕達基斯先後在2022年和2024年宣布退役。
隨著音樂響起,二人開始起舞,線條一致、旋轉同步,在輕柔的擁抱後,再次牽手滑行。表演結束後,觀眾紛紛以「華麗」、「優雅」等言詞形容這段雙人冰舞。
花樣滑冰是在冰上跳躍、旋轉,展現人類完美肢體的運動。這個運動項目大致上可分為單人花式滑冰、雙人花式滑冰以及雙人冰舞三大項目,自1908年成為奧運競賽項目以來便明確規定雙人滑冰及雙人冰舞必須由一男一女演出,並限定托舉、拋跳等高難度動作僅能由男性擔任。
超過一個世紀後,哈貝爾和帕帕達基斯才首次以女性組合公開演出。兩人表示,希望利用自己在滑冰界的地位,讓運動員與同性搭檔一起比賽,試圖打破這條從未被人質疑的傳統規範。
帕帕達基斯表示:「我們讓大眾看到了其他現實,我和哈貝爾同時表演表明了近年來世界發生的變化。新一代人已經不再認同過往那一套了。」
哈貝爾認為,體育界有時候比藝術界來得更加保守,而冰舞可以成為連結兩者的橋樑。
事實上,有別於其他運動項目,冰舞的本質不僅是競技,更是戲劇性的藝術表演。冰舞的傳統設定長期被視為展現「異性戀」的浪漫與激情,仿似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敘事。在表演中,幾乎總是由男選手領舞,女選手緊隨配合,兩人深情地對望。
一般觀眾對女性冰舞選手的審美標準也往往建立在特定的女性形象之上,身型要優雅、纖瘦,並擁有理想的體型。對選手來說,這項運動「本來就該如此」的觀念早已根深柢固,進一步強化一男一女組隊的性別規範。
女滑冰選手面對的一個實際困難,是男女選手數目失衡。經營滑冰配對平台 Icepartnersearch的達芙妮‧巴克曼(Daphne Backman)表示,在平台上登錄的160名選手中只有36名是男性。
帕帕達基斯表示:「這導致了性別之間明顯的權力失衡,女冰舞選手明白,一旦與男拍檔拆夥,可能永遠找不到新搭檔,因為選擇權幾乎全掌握在男性手中,他們可以挑三揀四,同時與多位女性試練;而被選上的女性最終也必須適應對方的表演風格。」
然而,改變雖然不容易,但始終有先行者。2022年10月,加拿大滑冰協會(Skate Canada)一致通過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定:全面移除比賽規則中的性別用語,將原先「一男一女」的隊伍定義,改為中性的「A選手與B選手」,並正式允許同性組合參與加拿大境內的冰舞比賽。
2023年2月,國際滑冰總會主席尚‧雷特斯塔特(Shawn Rettstatt)透露,組織已在研擬更廣泛的規則修正,未來將可能支持同性配對參加正式國際賽事。他說:「這絕對是重要和有意義的議題,需要進一步討論。」
目前尚不清楚同性組合會獲世界接受,但帕帕達基斯和哈貝爾仍然希望,她們的例子能為這項亟需改變的運動帶來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