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中東戰火破壞文化遺址。數碼記錄能挽救危機嗎?

3-D-Cultural-Heritage_2

ISIS在多處中東地區破壞大量文物,多國政府和國際機構無能為力。現時,幾個文化組織與伊拉克及敘利亞的專家們合作,正嘗試新一輪挽救計劃:他們為當地人提供設備,為瀕危古跡保留數碼記錄,目標是保存這些文化遺產的圖像紀錄,期待未來的人可憑數碼資料重建這些遺跡。

英國牛津大學數碼考古研究所(Institute for Digital Archaeology)利用三維打印技術,重現被ISIS摧毀的敘利亞歷史古城巴爾米拉的昔日風貌。

2015年5月,伊斯國組織攻佔了巴爾米拉後,在城內大肆破壞,包括有2,000年歷史的獅子像、神廟、古城門等,無一倖免。

3-D-Cultural-Heritage_1

由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及迪拜未來博物館合資組建的數碼考古研究所從世界各地收集了約100萬張巴爾米拉古城的3D圖片,包括來自考古學家、遊客及其他曾到訪當地的人士提供的照片。

該組織利用數碼影像技術及全球最大的3D打印機製成模型,委托意大利的模型公司製作部件,複製勝利拱門,將它們重新組合,定於今年4月世界遺產周期間,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公開展出。稍後也會到世界各地巡迴展覽。

3-D-Cultural-Heritage_5

數碼考古研究所技術總監卡裡諾斯卡(Alexy Karenowska)是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他說:「當然,這只是複製品,不是原物。它再怎麼好也不是最好,但是如果我們得不到原物,我認為就是複製品,都應該感到高興。」

該組織還向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土耳其、伊朗及也門等國的非政府機構、博物館及志願人士提供5,000部廉價的三維相機,搜集了瀕危古跡的相片,記錄中東和北非的瀕危文化遺址。該會的總監米歇爾表示:「即使我們不能保護這些文物,至少我們可以保留一些詳細的記錄。」

該會並創建了一個開放式的百萬圖像數據庫(Million Image Database),目的是利用在帕爾米及其他遺址被毀之前拍攝的圖像,去記錄甚至重建一些遺跡。

3-D Cultural Heritage_3

此外,紐約的非牟利組織世界歷史遺跡保護基金會(World Monuments Fund),亦委托了一隊法國攝製人員,以激光掃描技術,將當地古跡記錄下來,該機構還與巴比倫與伊拉克全國古跡遺產委員會(Iraq State Board of Antiquities and Heritage)合作,拍攝其他瀕危的文物。

伊拉克全國古跡遺產委員會擁有大量國內文化遺址的多維記錄,該會在上月開始將三處文化遺跡在網上發布,包括位於大馬士革一座八世紀的倭馬亞大清真寺,該處被視為伊斯蘭的第四聖地,還有位於弘斯的騎士堡,它是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的城堡,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好的城堡之一。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