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光無聲、進入失重狀態,人們為何要走入「漂浮艙」,讓腦袋有一刻寧靜?
加利(Gary Mossmen)是英國南部漢普郡(Hampshire)一位紋身師,數年前開始,他經常光顧漂浮治療中心,藉以鬆弛,及找尋創作的靈感。他說:「當你完全沒感覺時,這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感覺。這是在地球上難以找到的。」
加利(Gary Mossmen)是英國南部漢普郡(Hampshire)一位紋身師,數年前開始,他經常光顧漂浮治療中心,藉以鬆弛,及找尋創作的靈感。他說:「當你完全沒感覺時,這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感覺。這是在地球上難以找到的。」
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一條不甚起眼的街道上,有一所舊房子,門外寫著「快樂博物館」(Happiness Museum)。這是世界首間幸福博物館,於今年7月開幕。
2017年冬天,一棵與人等高的聖誕樹,䇄立在香港大學的校園。這棵聖誕樹並不是真的植物,亦非市面常見的塑膠製品,而是由數以百計三角形「紙插」組成。這些插件由一張張小小的長方形紙張摺成。
丹恩(Dan Ryan)今年60歲,在美國田納西州富蘭克林市(Franklin)從事為企業總裁提供交流培訓的工作。丹恩自幼對父母所知不多,只知道母親曾在伊利諾伊州的農場生活,父親則是二次大戰的海軍老兵,曾參與硫磺島(Iwo Jima)的戰役。他說:「那時候我一直以為來日方長。」
四位新加坡年輕人,分別在2017和2018年間自尋短見,年紀最輕的只有11歲。這群孩子的母親組成了一個互助組織「請留下來」(PleaseStay. Movement),定期聚會,互相分享和扶持,更倡議社會正視憂鬱症和自殺的問題。
住在德國的米凱拉(Michaela)在事業上可說頗有成就。她今年48歲,已婚,是一位法律學者,專研刑事法和社會法,經常獲邀到不同的團體演講,也有不少團體邀請她加入董事會。
1992年,時年29歲的奧伯恩‧桑德斯卓姆(Auburn Sheaffer Sandstrom)和丈夫及3歲的兒子住在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Ann Arbor)市。奧伯恩這段婚姻並不如意,她患上焦慮症,為了紓緩情緒,她持續幾年有濫藥的習慣。
「各位女士,歡迎探訪我們的乳牛⋯⋯」在荷蘭西北部的貝茨(Beets)的「粟子農舍」(Kastanje Hoeve) ,場主謝拉‧米拉兹(Gerard Milatz)領著一群乳牛,走向一群遊客。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各行各業今年上半年渡過了一個寒冬。然而,一般人雖減少外出消費,但網上購物卻需求大增,尤以名牌手袋的銷量不跌反升,教人不得不關注這個現象。
一位是只有15歲的法國中學生,另一位是曾參與諾曼地登陸的94歲二次大戰英國老兵,兩者似乎沒有甚麼共通點。在剛過去的二次大戰紀念日,卻將他們連繫起來。
世界多個地方目前均在實施各種形式的社交區隔措施,以防止新冠病毒肺炎蔓延。但這無疑會引發另外一些問題,例如是獨居長者得不到理想的照顧和探望等。在美國俄亥俄州,就有一名男子就別出心裁,以自己做生意用的斗式貨車來探望八十歲的獨居母親,既沒有違反法例,更獲得大眾讚賞。
意大利的布德利島(Budelli Island),距離首都羅馬約270公里,面積只有1.6平方公里,風景秀麗,但島上只有一位居民 — 馬洛.莫蘭迪(Mauro Morandi),他以島為家、 以海相伴,守護了這座島31年。
RSS Error: A feed could not be found at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rss/feed/mingkok`; the status code is `404` and content-type is `text/html;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