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人已不再信任新聞媒體!他們轉從社交媒體獲取資訊,但還是缺乏信心。他們會信什麼呢?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大家可以從不同媒體獲得大量資訊。可是,這些資訊有多可信?最新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程度每況愈下,僅有6%受訪者對新聞媒體「具有信心」。 研究同時發現,市民對社交媒體發布的資訊同樣持懷疑態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大家可以從不同媒體獲得大量資訊。可是,這些資訊有多可信?最新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程度每況愈下,僅有6%受訪者對新聞媒體「具有信心」。 研究同時發現,市民對社交媒體發布的資訊同樣持懷疑態
社交媒體有一批生力軍!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長者越來越喜歡用Facebook,因為他們想了解知道身邊人的動向。他們與年輕人一樣,同樣喜歡利用Facebook與親友聯絡。 美國賓夕法利亞州州立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最近在《電腦
政界領袖舉手投足均受萬眾注目。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記者會或高峰會議時陪襯他們的藝術品?英國廣播公司一位作者教你如何解讀這些畫中的密碼… 今年較早前,法國總統奧朗德在巴黎羅浮宮拍下一幅照片,背景是兩幅荷蘭藝術大師林布蘭特(R
ISIS在多處中東地區破壞大量文物,多國政府和國際機構無能為力。現時,幾個文化組織與伊拉克及敘利亞的專家們合作,正嘗試新一輪挽救計劃:他們為當地人提供設備,為瀕危古跡保留數碼記錄,目標是保存這些文化遺產的圖像紀錄,期待未
想想什麼是最沉悶的嗜好: 集郵、釣魚、觀鳥、編織?偏偏有些人從事一些極沉悶的活動,並成為權威,他們的努力或許令你對沉悶有新的體會。 早於1990年代,美國首先有人成立了一個網絡組織「悶人會」(Dull Men’s Clu
買了一本書,原來根本很少人能把它看完。那麼,讀者一般在什麼時候放棄閱讀呢? 英國讀者數據分析公司Jellybooks的創始人隆伯格(Andrew Rhomberg),最近在一個研討會上,講述了該公司有關讀者閱讀行為的調查
在大部分情況下,英國人比美國人更多說「sorry」;在同樣的情況下,英美兩地的女性均比男性更願意說「sorry」!這是總部設於英國的網上市場調查機構YouGov去年調查的結果。訪問對象共有1,600位英國人及1,000位
在炎熱的尼日利亞東南部城市阿薩巴(Asaba),每天都有幾十個劇組在拍攝電影,電影業將這個原本寧靜的三角州(Delta)首府,發展為該國電影產業的「奈萊塢」(Nollywood),現已成為非洲一個重要的電影基地。 時間倒
有30年歷史、以高質素新聞見稱的《獨立報》宣布不再發行印刷版報紙,只保留網上版本,但到底傳媒轉攻網上平台,是否就能生存下去呢? 英國主要報章之一《獨立報》及《星期日獨立報》的母公司ESI媒體集團宣佈,將在3月底停止發行和
對於台灣的醫科生來說,大體老師並不是教具,是他們學習生涯裏的恩師。 解剖課完結,醫科生們出席林太太的葬禮。 解剖課開始前,林先生把太太的照片找出來,準備與醫科生們見面。 又是一個小巧合,採訪關於大體老師的紀
近年來,放生活動引起不少爭議,環保人士丶動物權益關注者和佛教徒同樣議論紛紛。 傳統而言,放生是指購買一些可能會被宰殺的動物,例如在屠場裏的牛,並將之放歸大自然。這種活動通常在特別情況之下進行,
鬥牛無疑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文化傳統之一,也很可能是全球各地傳統中最惹人爭議的其中一項,原因不單是牽涉到殺生,更因為牛隻在過程中要遭受很多不必要的痛苦,有些人視之為極殘
RSS Error: A feed could not be found at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rss/feed/mingkok`; the status code is `404` and content-type is `text/html;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