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舌大狀》大破港產片票房紀錄 反映香港影迷口味轉變
2月7日,電影《毒舌大狀》在香港的累積票房超越8,200萬元,上映18天已成為香港歷來最賣座的華語片;而在這個排行榜居於亞、季軍位置的,則是去年上畫的《明日戰記》和《飯戲攻心》。這些紀錄足以證明,香港電影市道復甦已是不爭的事實。
2月7日,電影《毒舌大狀》在香港的累積票房超越8,200萬元,上映18天已成為香港歷來最賣座的華語片;而在這個排行榜居於亞、季軍位置的,則是去年上畫的《明日戰記》和《飯戲攻心》。這些紀錄足以證明,香港電影市道復甦已是不爭的事實。
香港電影在暑假檔期過後猶有餘勁,近期最惹人注目和談論的作品自然是何爵天導演的首作《正義迴廊》。電影在香港開畫初期叫好不叫座,第一日票房僅得20萬元,不過由於網上口碑極佳,往往獲譽為「今年最佳香港電影」,因此一星期後票房扭轉劣勢,開始登上單日冠軍。到上畫兩星期時,票房已超逾1,000萬元。該片是三級片,內容沉重,有這樣的反應已難能可貴。
現年七十四歲的英國女歌手Marianne Faithfull今年初接受《衛報》訪問時,劈頭就跟記者說:「我忘記了很多近期的事情,遙遠的過去我記憶得很清楚。你不會明白這有多可怕。」
不經不覺,原來香港電影資料館已經成立了二十年──位於港島西灣河的資料館是於2001年1月3日開幕的。最近幾個月,資料館舉辦了一些慶祝活動,較大型的是放映胡金銓導演的《忠烈圖》(1975)的4K修復版本。如果不是疫症肆虐,相關的慶祝活動可能規模更大,也會受到更多人注意。
有數十年經驗的資深樂迷或許會記得,在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大家相信鐳射唱片(CD)是最出色而方便的音樂載體,很多人對古舊、笨重、打理麻煩又佔據大量空間的黑膠唱片棄如敝屣:唱片店作特價銷售也往往無人問津,有時甚至在大廈垃圾房也會見到一堆遭丟棄的黑膠。
RSS Error: A feed could not be found at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rss/feed/mingkok`; the status code is `404` and content-type is `text/html;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