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爭議不斷:德國火車站試驗人臉識別系統,市民那些私隱可能已被侵犯?

由今年八月開始,只要你踏入德國首都柏林的南十字火車站(Sudkreuz),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攝錄下來,情況有如奧威爾(George Orwell)1948年的小說《1984》所說一樣,「老大哥(Big Brother)正監視著你呢!」

今年八月一日,德國政府南十字火車站開始進行了一項面部識別的試點項目,以測試在火車站安裝的監控攝影機能否識別志願測試者。參與這項目的部門包括聯邦警察、聯邦刑事局、聯邦鐵路公司和聯邦內政部。政府聲稱,如果這一系統獲准投入使用,就可以協助警方尋找疑犯及恐怖分子。

按照有關計劃,當局會在這個繁忙的火車站懸掛3個新型攝像機,第一架攝像機在3座大門攝下進入車站的人們;第二架攝下他們離開車站的情景;第三架攝錄機監視自動扶梯。

警方邀請了三百位志願士參與測試,將他們的名字及照片存入數據庫。自願者多為經常使用該車站的人士,政府為他們每人提供一部隨身收發儀。志願一旦現身,車站的電腦就會紀錄下來。

試驗原本為期六個月,但實行不足一個月,已經引起國內反對者批評,一個名為「Digitalcourage」的團體批評這個試驗,搜集了多於試驗所需的資料。

德國資料保護專員安卓雅.福斯霍夫(Andrea Vosshoff)指出,由於提供予志願者的收發儀隨時會透過互聯網發出訊息,但警方卻事先未有知會這些志願者這種安排,因此呼籲立即停止這項試驗。

德國內政部長托馬斯.德邁齊爾(Thomas de Maizière)表示,第一階段的試驗顯示系統「異常準確」。參加識別測試的志願者,他們的個人資料得到保護。其他被攝錄的乘客資料,會立即被清洗。

人臉識別同指紋、虹膜、語音等識別方法,都屬於生物特徵的識別技術,利用高解像度的相機配合先進的電腦軟件,辨識人臉上的一些特殊的節點(nodal points),例如雙眼間的距離、鼻子的寛度及長度、眼窩深度、兩顴的距離和下顎高低等資料,轉化成不同的數碼資料。

一般而言,一張臉上大約有80個節點,電腦軟件將這些節點編繪成一張「臉紋」(face print)。由於大多數人臉孔上特徵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將人臉與資料庫所存的資料配對,就可以辨識人們的身份。

過往,只要光線及方向稍有偏差,就會影響到識別系統的效能。新開發的人面識別軟件更有三維攝錄,可以搜集到眼球、鼻子及下巴的弧度的資料,即使在黑暗的環境下亦可以辨識到人們的面孔。

美國醫學科技公司「Nextgate」聲稱已經研發了人面識別技術,可以辨識病人的身份,並連接到他們的病歷記錄。以色列一間端面分析公司「Faception」更聲稱,可以透過分析人臉上的十五個特徵,識別出一個人是否一個恐佈分子、性別是否外向、戀童癖,是天才還是職業牌手。

事實上,護照上早就加入了帶有生物資料的照片。邊境檢查人員可以借助錄影機,來識別旅客與證件照片上的是否同一個人。

過去數十年,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長促發展,應用到日常生活。護照上早就加入了帶有生物訊息的照片。現時的智能門鎖,也可透過人臉識別開鎖。在中國,人們除了可以「刷臉」使用支付寶,網上訂車服務平台「滴滴」也使用面部識別系統來確認司機。

有人擔心,只要將錄像機與更多的軟件結合,安裝在公共場所,就能自動監視在攝錄範圍內的人,再加上手機數據、汽車行駛數據、電話語音數據及採用面部識別系統的開鎖裝置,就可以對一個人進行全天候的跟蹤監控。

現時,歐盟規定人面識別服務必須符合於2018年5月推出的《歐盟資料保護指令》(EU 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然而,個別國家現行法例,例如德國目前的法律,是不允許收集一位有名有姓的人的所有資料,但英國則是可以的。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