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繪文字」Emoji日漸豐富。它的溝通效果達到什麼程度?能促發新文化嗎?

「繪文字」越來越方便,幾可取代文字…但你可以理解這幾串符號嗎?

本月中,蘋果(Apple)公司在年度新技術展示會—全球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宣布,將在手機加裝一項特殊的輸入功能,可以將文字轉化成繪文字(Emoji)。

蘋果的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代里吉(Craig Federighi)說:「你知道,有時你打了一大段文字,最後才發現你完全沒用繪文字,所以,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當你點擊表情符號按鈕時,我們會突出顯示所有可以換成繪文字的文字,然後你就點,點,點,它們就變成繪文字。」

「以後的孩子就完全不懂英語了。」費代里吉開玩笑說。

6月22日Unicode Consortium 正式發表新一批、共 72 個 Emoji 圖案。當中包括貓頭鷹、蝙蝠、小丑以及一個懷孕的準媽媽。繪文字發展接近30年,日趨豐富,加上手機的功能配合,更便於使用。

Emoji_2

表情符號始於1982年,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計算機科學教授史葛·法路民( Scott Fahlman) 在系內的「電子公告板」(Bulletin Board System)上使用了「 :- )」 和「 :-(」等表情符號,從此這些表情符號開始在網路上使用。法路民也被稱為改變網路世界的 40 人之一。

1995年,日本通訊公司NTT(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推出了一款傳呼機,在發出短訊的同時還能帶上不同的面部表情符號,例如愛心符號,NTT 因此獲得了日本年輕人的青睐,達到近 40% 的市場佔有率 。

約在1998 至 1999 年間,NTT 一位設計師栗田穣崇(Shigetaka Kurita),從漢語、路標及天氣圖象等多種元素,創造出了 Emoji,其中繪( e )就是「圖片」、文( mo )就是「寫」,而字( ji )就是「字符」,即一種從圖象就能看出意義的符號。這就是繪文字(Emoji)的起源。

Emoji_4

初時,Emoji 只在日本國內通訊中使用。2009 年,蘋果和軟庫(Softbank)合作,將 iPhone 帶入日本手機市場。軟庫要求蘋果將 Emoji 也加進手機。蘋果公司一位實習生威廉·蘭克(Willem Van Lancker)並為此製作了第一套有近500個表情的商業化Emoji 系統。

2010 年 10 月發布的 Unicode 6.0 版開始收錄繪文字編碼,Emoji 在電腦網路世界的地位開始正式被確立,眾多非日本的手機也可以使用 Emoji。2011 年,蘋果在 iOS-5 的內置字元中收錄了 Emoji,為 Emoji的普及化打下了基礎。

Emoji_5影星Kim Kardashian的個人主題Emoji 表情符號 Kimoji。

在 Emoji 被廣泛使用,並且編入 Unicode 後,很多人認為 Emoji 是下個世代新的「語言」。但是表情符號的標準化機構Unicode Consortium發言人馬克·戴維斯 (Mark Davis)仍持懷疑的態度,因為「對於 Emoji 的解釋或詮釋,還沒有達成廣泛的共識」。

戴維斯表示:「我可以用語言、文字明確地告訴你,我下午三點前必須要趕到理髮店,不然就得要去學校接孩子。但如果我用 Emoji 來表達這句話,不同的人會有各種千千萬萬的方式來解釋這段符號」 。

戴維斯也認同,Emoji 未來也可能發展成一種不一樣的表達方式。史丹福大學語言學博士、同時也是 Emoji 專家的泰勒·史諾柏林(Tyler Schnoebelen) 則表示,技術上,Emoji並不是一種語言,但它們在某程度上是書面化了肢體語言,他說:「在訊息中,Emoji 可以讓你用另一種方式傳達自己的風格,這其實非常具有意義和渲染力」。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