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環保羊」、「改造三文魚」⋯⋯以基因改造生物增加肉食供應,對人類是好、是壞?

2019年10月,中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大量豬隻病死或遭撲殺,導致豬肉價格暴漲。為此,國家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培育有耐寒基因,更強壯、更快生長、甚至更好吃的「超級豬」。

鑑於全球人口不斷增加,食物的需求亦隨之增加。世界各地科學家一直致力研究如何增加肉食的產量,以增加食物的可持續性。其中一個方法透過基因工程(genetic manipulation)技術,以培育出生長得更快,又能減少污染環境的牲畜。

根據聯合國農業和糧食組織2019年的資料,全球牲畜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達71億噸,佔全球碳排放的14.5%。另外排放的還包括甲烷氣,是植物的28倍。

1991年,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niversity of Utrecht)培育了世界上第一頭基因改造牛「赫曼牛」(Herman the Bull),將人類乳鐡蛋白(lactoferrin)注射入乳牛的胚胎細胞,進行基因工程改造。由於乳鐡蛋白可防止敏感和增強人體免疫力,嬰兒這些牛乳生產配方奶粉。1994年出生了8頭小牛,前後生育了83頭小牛,其後荷蘭議會因道德爭議而叫停了這個計劃。

2000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處雪地裡的實驗室正在進行一項名為「環保豬」(Enviropig)的實驗。科學家將老鼠及大腸桿菌的基因植入豬隻的DNA當中,繼而改變牠們消化食物的方式,減少66%不容易消化的磷酸鹽(Phosphate),以污染。但由於經費不足而中止。

新西蘭「紐西蘭牛羊協會」莫斯格爾(Mosgie)的(Invermay Agricultural Centre)的科學家合作,繁殖甲烷排放量較低的「環保綿羊」(Climate Friendly Sheep),可以減少13%的甲烷氣。飼養者聲稱,倘新西蘭全國2,500萬綿羊都是這種氣候友善綿羊,就可以協助減少地球的甲烷排放量。

現時可供食用的基因改造生物,還包括2020年12月15日獲批准的基因改造豬「半乳糖安全豬」(GalSafe Pigs),可用於醫療藥品、器官與身體組織移植。同年,基因改造三文魚(AquAdvantage salmon),成為第一個可食用的基改魚類。

「半乳糖安全豬」的豬肉,不含有產生過敏反應的「alpha sugars」;不過,這種豬只能用作製藥和器官移植之用。

基因改造的三文魚成長速比一般三文魚快

另一方面,基因改造的 三文魚,植入了其他海洋生物的基因,不僅只在春夏季生長,一連四季也可以生長。此外,長成可供出售的速度,較一般的三文魚快一倍;所用的飼料亦少五分之一,現已在北美市場出售。

科學研究評估,只要基改食物,植入的外源基因來自對人類無害的生物體,且研發過程通過嚴謹的安全把關,基改食物完整進入人體或轉移至細胞組織的機率很低,更不會轉移到生殖細胞影響下一代。

然而,地球之友歐洲部食物安全倡議工作者穆特·申普夫(Mute Schimpf)認為,基因改造三文魚仍然有其他缺點。他說:「基因改造的三文魚有極大風險與野生三文魚混居,20年後,這些三文魚的後代便可能出現健康問題。這時,所有的三文魚的基因都可能受到污染。」

英國艾希特大學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理事會主席(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及哲學系敎授約翰∙杜李(John Dupre)更指出,基因改造術只應以改善動物的福祉為目的,而非為增加食物產量而進行。

他說,研究人員成功地採用基因工程,防止豬隻感染生殖和呼吸系統綜合症,這類工程是無可非議的。

基因工程亦並非對牲畜無害,由於基因會影響整個身體,國內有的超級豬已出現早夭或臍疝氣(Umbilical Hernia)的疾病,也有舌頭增大和椎骨增生的問題。

申普夫又說:「以基因改造來達致食物可持續性是一個錯誤的方向。要解決肉類和奶類生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應減少食用這些食品。」他更警告,增加基因改造肉類的生產,只會增加這些食品的食用量。

科學家一直都希望發達國家的人們減少食肉,才能增加食物的可持續性。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