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廠核事故發生至今14年,清除反應堆熔化燃料的工作延至去年才開展,而且舉步維艱,專家正引入遙控機械人幫忙,深入高輻射的環境執勤。
14年前,日本東北地區的9級大地震引發海嘯,造成16,000人死亡,逾2,500人失蹤。當局統計,有超過3,800人因災害導致健康問題而死亡。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輻射洩漏事故,周邊地區進出至今仍受限制,有28,000人未能重返家園。
美聯社的記者在今年2月下旬到福島核電廠採訪,報道指核電廠的整體輻射水平已大幅下降,惟三座在事故中受損的核反應堆廠房仍然釋放高水平輻射,屬高危地帶。
十多年來一直負責核電廠報廢工程的瀧波康條說,核電廠人員在高輻射水平的環境下工作,即使設定了執勤時限,工作仍對他們構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他表示:「防護面罩令人視野收窄,呼吸較困難,穿上防水外套也令人悶熱,肢體活動受拘束;還有三層的手套,戴上後手指變得笨拙。」
一些工作人員為求安心,會在手套和襪頭周邊貼上膠布,並且隨身帶備輻射測量計。也有人會預演要執行的任務,確保自己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減少受輻射影響。
目前,在反應堆機樓執勤的人員接觸到的輻射劑量高於全廠平均值,但仍遠低於100毫希沃特(millisievert)的五年輻射上限。核電廠曾對 5,500名員工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擔心個人安全和輻射的比率增加。兩年前,曾經有兩名工作人員被受輻射污染的水濺到,幸而未有健康受損的報告。
清除反應堆裡880噸熔化核燃料是整項廠房報廢工程中最危險和最艱巨的部分,原定在2021年開始,因輻射引伸的安全及技術問題延至去年。日本政府和核電廠管理層訂下了在2051年關閉核反應堆的目標,但這目標被指不現實。一些專家估計,要100年才能完成。單是清理熔解核燃料的工作已滯後了三年。
核電廠由去年10月起應用機械人Telesco,從反應堆提取熔化燃料碎片的樣本。該款機械人伸展後可長達22米,以接觸熔化燃料堆,然後用鉗收集少於3克的樣本。

管理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負責人小野明說,從反應堆檢出的廢料樣本可提供有用數據,幫助專家制訂有效率的清理行動計劃。今年3月,機械人會深入二號反應堆的核心範圍,收集熔化燃料樣本。雖然機械人可以由工作人員在安全的地點遙遠控制,但過程仍然要依靠人手用長管將機械人推入和拉出反應爐。
這項送遞機械人的任務由執勤人員分成小組執行,每次行動限在15至30分鐘內結束,以將輻射風險減低。專家表示,若應用機械人的效果理想,明年會大規模使用來處理三號反應堆。
另外,核電廠早前曾經用小型機械人偵測反應堆的狀況。由於受到高水平核輻射的干擾,機械人的攝錄鏡頭失靈,需要更換。
核電廠正在二號反應堆廠房的頂層施工,從冷卻池移除已耗損的組件。至於輻射最嚴重的一號反應堆,工作人員正在加建上蓋,以阻擋輻射塵外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應用了遙控吊臂組合預製的組件。排走廢水後的空水缸將騰出地方,供研究和儲存核燃料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