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西南部聖保羅坎皮納斯(Campinas)市的「阿拉娜寶貝婦產醫院」(Alana Babys Maternity Hospital)看起來就像真實的產房:身穿白袍的人員從保溫箱中抱出嬰兒,小心翼翼地抱起,為他穿好襪子和量度體重,然後放入嬰兒車,向「父母」發出出生證明書。
不過細看下,這些嬰孩有點不像樣。他們閉著眼睛,就像是睡著了一樣,但身體似乎有點太軟,原來這些是巴西現在火紅的「重生娃娃」(Reborn Baby Dolls)。
阿拉娜(Alana Generoso)是重生娃娃收藏家,現在擁有自己的玩具店,她說:「在這裡,你買的不是普通娃娃,而是一個夢想。」阿拉娜今年46歲,育有三胞胎的子女。她強調,她的顧客均心智正常。
這些「重生娃娃」其實是仿真的洋娃娃,身體用矽或乙烯基塑料(vinyl)製成,經過手工上色,植上玻璃眼珠,頭髮則是用人工纖維或山羊馬海毛,一根根植入頭皮,還有指甲和眼睫毛等均栩栩如生。
重生娃娃店「阿拉娜寶貝婦產醫院」合夥人丹妮拉‧巴坎(Daniela Baccan)表示,娃娃的售價從700雷亞爾(折約124美元)到近10,000雷亞爾(折約1,800美元)不等。
在社交媒體可以看到,不少人帶著娃娃到公園散步、為「他們」慶祝生日,更有人模擬了娃娃流鼻血或進行如廁訓練,曾有一段影片瀏覽次數達千多萬。這個現象不但在社交媒體掀起熱潮,更成為巴西社會的文化和政治熱話。
也是住在坎皮納斯的一位YouTuber加比‧馬托斯(Gabi Matos)從9歲開始收藏了這些仿真娃娃,現在已有22個。她目前全職照顧這些「重生娃娃」,她的Gabi Reborn頻道有1,300萬多訂閱者。
據說,重生娃娃大約1990年代在美國出現,開始時只是仿真藝術品,顧客為買來的乙烯基娃娃換掉油漆和頭髮,精心改造,使其更加逼真。近年,這個做法傳到南美,更在巴西掀起熱潮,大眾爭相收藏重生娃娃,甚至在家裡準備真正的嬰兒床、奶樽等用品,並且嘗試和娃娃互動。
36歲的朱莉安娜·德魯什‧馬格里(Juliana Drusz Magri)住在巴拉那(Parana)州首府庫里蒂巴(Curitiba),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她從2018年開始收集娃娃,現在已經有22個,她說:「我最喜歡的是新生兒。」朱莉安娜至少每15天為娃娃更換衣服一次,每周梳理一次頭髮,以防止發霉。
「重生娃娃」的粉絲不只有成年女性,連小女生都愛不釋手。
一位巴西女童的媽媽說:「我女兒3歲時非常想要娃娃,我決定送她一個當禮物,她(娃娃)非常逼真,很酷,之後我買了第二個,現在她買的是第三個。」
阿拉娜表示:「整件事情瘋狂的起因,是幾位女收藏家在聖保羅一個公園舉辦了所謂的『重生娃娃』聚會,收藏家與業者見面交流。」
「重生娃娃」在巴西社會引發不少爭議,由於它們的外型、觸感,身高、體重都和真人一模一樣,原本只是想滿足有些人期望有孩子的心理,例如不孕或嬰孩夭折的夫婦,或單身女性想要有孩子。但愈來愈多人把娃娃當成真人照顧,引發專家擔憂。有些人太過投入,心態上已經將娃娃當作自己懷胎生下的子女,甚至會帶到醫院,要求醫生診治,不僅浪費醫療資源,還可能令有真正需求的嬰兒延誤就醫。
在亞馬遜州(Amazonas),州議員若昂‧路易斯(Joao Luiz)最近帶著一個「重生娃娃」走進立法機關,一些女性甚至要求為這些娃娃提供公共福利。
然而,同是該州議員的若安娜‧達爾克(Joana Darc)卻不以為然。她說:「你不能要求醫院裡的醫生把『重生娃娃』當成孩子對待,畢竟孩子是活生生的。你也不能要求老師在日託中心接收娃娃,讓它們學習。」
幸而,這些情況僅屬少數,例如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婦女來到醫院為她的娃娃求診,被拒諸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