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叙利亞仍是冬天,在首都大馬士革北部郊區的卡本(Qaboun)一條兩旁佈滿瓦礫的路上,法齊亞‧薩阿德(Fawziya Saad)和9歲的兒子易卜拉欣(Ibrahim)推著一輛單車,搖搖晃晃走過。
經過長達14年的內戰,卡本很多樓房夷為平地。法齊亞的住所雖然狀況不佳,但仍然適合居住。在朦朧的藍天下,屋外掛著生鏽的碟型天線,讓人想起內戰雖然結束,但社會仍未出現真正的和平與繁榮。
易卜拉欣滿心歡喜,緊隨著母親步伐,前往距離頗遠的單車店。這一天她們終於儲到足夠的錢,修理這部單車。維修費用約為5萬叙利亞鎊(約4美元),相當於薩阿德在國營電力公司月薪的15%。她笑著說:「這個月我們收到了獎金,所以我決定修理易卜拉欣的單車,因為他想像朋友一樣踏單車。」
在剛結束內戰、百廢待興的叙利亞,法齊亞願意花這筆錢為兒子修理單車,反映了他們對戰後情況重拾微弱的信心。
2011年,叙利亞爆發反對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及後更升級為全面內戰。2024年12月8日,反對派武裝力量推翻了巴沙爾的統治,結束內戰。現時國民雖然生活仍然困苦,但也開始多花了點錢,無論是用於房屋、生意買賣,還是讓子女開心一下,都顯示國民對前景抱有希望。
然而,經濟崩潰、國際制裁、基礎設施破壞和政治不確定性仍然令他們的日常生活蒙上陰影,也影響戰後的重建。
大馬士革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阿里‧卡納安(Ali Kanaan)教授表示,通貨膨脹是重大挑戰。自2011年抗議活動爆發,物價累計上漲超過30,000%。他說:「2011年,一袋麵包的價格是15叙利亞鎊;今天是4,000叙利亞鎊(31美仙),這還是補貼價格,實際售價是雙倍。」
目前全國超過90%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一般工人每月收入不超過35美元。聯合國機構估計,全國2,400萬人口中,1,670萬叙人(70%)需要人道援助,近一半人面臨糧食短缺。
卡利安還指出,政府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石油衍生產品和電力短缺,倘能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小型工廠和作坊便能夠恢復運作。第二個挑戰是物價高漲和急需提高薪資。
薩阿德現在一家四口加上一對相思鳥主要靠法齊亞和丈夫巴塞姆(Basem)兩份薪水維持,每月總計約70萬叙利亞鎊。這比很多人的情況都要好,但仍然不足以維持收支平衡。夫妻倆每個月都在努力償還大大小小的債務。巴塞姆在政府部門任職信差,一邊兼職洗車,但債務相當於五個月的薪水。他倆每個月得花了薪水的一大截償還欠債,包括同事、親友的欠款和雜貨店的賖賬。家中破爛的牆壁和屋頂上的破洞,也只能等待收入改善才有錢修補。
叙利亞很多家庭不得不依靠做多份工作和海外匯款來維持生計。馬希爾(Maher)在科技行業工作12年,但隨著經濟惡化,收入大幅減少,甚至一度失業,即使找到工作,收入也不足以維持生計。他和妻子不得不日夜工作,但生活依然捉襟見肘。孩子得不到足够食物,夫妻倆也沒有時間照顧子女。
但是沒有固定收入的家庭情況更加嚴峻。
古羅馬城市帕爾米拉(Palmyra)盛產橄欖樹和椰棗樹,也吸引國外觀光客,但經過內戰和伊斯蘭國侵佔後,整座城市一片頹垣敗瓦。原本任職建築工人的穆罕默德因為沒有建築項目,轉而到附近的鹽灘謀生,現在他終於回來了,並渴望重建可以帶來工作機會。然而,他做兩周建築工作只賺到8美元。
他說:「無論工作情況如何,大家都想留在自己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