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南韓的「網癮治療中心」如何輔導網路成癮的青少年?

1

18歲的尹昀源是南韓抱川市一位高中學生。 去年寒假,他與十位青少年被送往茂朱郡的國家網癮治療中心,參與為期27日的「網路夢想村」治療營。他由前一年暑假開始,每天花14小時玩電腦遊戲,開學以後,每日仍然花12小時玩遊戲或網上聊天。

入營第一天,尹昀源與其他營友都要交出手機等裝置。「我想『我的未來漆黑一片。』我很失落,感到好像被囚禁一樣。」尹昀源入營時發惡夢,夢中他用手機玩遊戲,但醒來手中空無一物。

南韓電玩風氣盛行,上網設施完備,但也因此出現電玩成癮現象。南韓國務總理黃教安三月主持國家政策調整會議,決定將電玩成癮視為疾病納管項目之一,是南韓政府首次將電玩與酒精、濫用藥品、上網及賭博一起規定為五大成癮物。

Internet-Rehab-Camp_5

據估計,南韓全國網路和電玩上癮者有六十八萬人,政府每年耗費5.4兆韓元的社會成本和經濟負擔。

為了協助減少南韓青少年電玩成癮的問題,南韓早於2011年通過所謂「灰姑娘」法例,限制16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午夜後玩網上遊戲, 2014年又設立了「網絡夢想村」治療中心,讓青少年參加三至五星期的輔導營。去年已有超過5,000位青少年進入中心接受輔導。政府建立了一套評估上網癮程度的檢測表 ── K﹣Scale。

治療中心總監申元哲表示:「政府推動資訊科技及各種用品,其實在製造這些問題, 是時候去設法解決問題了!」他把「上網成癮類比酗酒成癮行為。」

參加訓練的青少年均為評估為處於「危險區」,他們的表徵包括強迫性上網、經常缺課、與其他人有溝通困難等,部分更出現退縮、感覺孤獨,有攻擊性及容易衝動等,他們在營內會接受紓解壓力的訓練,又有遠足、攀石及結他等活動。

Internet-Rehab-Camp_2

我們且看看營內的活動:導師請一組參加者劃出他們的父母,大部分參加者都將父母畫成哥斯拉、蝎子或蛇。導師則引導他們表示:「家人不但讓你感到壓力,也可幫你處理壓力。」在另一邊,另一位導師則請另一組參加者用意大利粉和棉花糖砌一座塔, 一面鼓勵他們不要放棄。

休息時間,參加者有些到外面玩雪,有些在地上玩紙板遊戲。書架上有《哈里波特》及其他漫畫書。此外,營友亦接受個別輔導,找出上網成癮的原因,例如是與家人的關係,或是其他個人問題。

申元哲說:「我教他們如何處理自已的情緒及使用互聯網的意欲,讓他們在離營回家後亦可以用得著。」大部分青少年離營後跟家人的關係有所改善,但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已的問題所在。

Internet-Rehab-Camp_3

南韓檀國大學姜錫英教授認為當局應提供更多服務。他認為上網成癮會破壞人的批判思維,「我們看書時會猜想往後情節,顯示(掌管我們的判斷、控制、語言、動作、協調、自發行為)我們的腦前葉會產生活動,但玩網上遊戲則沒有這些活動。」

不少不少參與輔導營的青少年都認為達到效果。一位營友Kyle說:「這些活動及輔導對我很有幫助,回家後我會減少上網了。」

一般而言,電玩、網路成癮有以下徵兆

●生活作息大亂,為玩電玩徹夜不眠,影響學業或工作

●日常生活受影響,人際關係變差

●被迫斷網時,會變得易怒或暴躁

●比以往花更多時間玩遊戲,才能獲得跟過去一樣的滿足感

●沒碰電腦時,會急不及待想上網或遊戲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