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未來學大師托夫勒溘然長逝。回顧他一生言論和著作,那些實現了?那些並未出現?

AlvinToffler_1

今天說「科技改變世界」,可能已是陳腔濫調。其實早於1970年代,未來學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他的著作《未來的衝擊》中,描繪人類對科技發展的困惑,他在其著作所提及的「資訊時代」、「資訊超載」及「後工業社會」等概念,已亦一一成為我們日常的用語。

托夫勒已於6月27日在美國洛杉磯家中過世,享年87歲。他的發言人表示托夫勒先生是在睡夢中過世的。

托夫勒生前最為人知的著作是「未來學三部曲」,這系列書包括1970年出版的《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1980年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以及1990年的《大未來》(Power Shift),奠定了他作為未來學大師的地位。他在書中預測全球會由工業化社會轉型為科技化的資訊社會。

AlvinToffler_4

他寓言知識會取代勞動力及資本創造財富,電腦、電子、資訊、生化等新科技為基礎,將徹底改變過去的思維及現代人的工作方式。「未來」的具體現象還包括彈性化生產、互惠經濟(sharing economy)、彈性化工作時間、家居工作(home office)的盛行和媒體小眾化等趨勢。

工作關係帶來一連串的經濟、社會及文化等方面的變化趨勢,例如繁殖技術、電腦及互聯網等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社交疏離、核心家庭瓦解及濫藥等社會問題,都成為現代社會的現象,被托夫勒一一言中。

Alvin-Toffler_2

托夫勒指出,「未來的社會將會因為有過多的選擇而讓人不自由,而社會氣氛則會充斥著資訊爆炸的焦慮感,且在什麼都講求快速的時候,我們將會無所適從。」,他最有名的預言為,「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會寫、不會讀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將自己歸零重新學習的人。」

根據托夫勒的網站,「未來的衝擊」在50多國出版出售超過1500萬冊,包括日本、南韓、新加坡及中國等。其中,《第三波》曾一度在中國大陸被視為是「來自西方精神污染物」而被禁,但在解禁後,《第三波》十分暢銷,據稱銷量僅次於鄧少平文選。

當然,如無性繁殖會在1980年代出現、大學在2000年會被取諦,人類可以在水底城市生活等,至今還未實現,但都不損他的影響。

Alvin-Toffler3

托夫勒從不以預言家自居,他說:「我不相信任何人可以預知未來,任何聲稱可以預知都是騙人的。」他承認,他比其他人有時間去做研究,亦可憑著名氣「接觸到包括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士,包括諾貝爾得奬者、各國總理、商界人士、以至主婦及激進的學生等。」

托夫勒1928年生於紐於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為波蘭移民。他於1946年入讀紐約大學進修英語,積極參與激進的社會活動,並因此認識其妻子及事業伙伴海蒂(Heidi)。1950,托佛勒夫婦移居俄亥俄州,在鋼鐵廠及汽車當金屬技工。四年後,托夫勒從事新聞工作,曾在雜誌撰寫專欄及編輯勞工事務文章,1962年開始為自由業人,為各企業提供顧問服務及開始寫作。1996年他與妻子開設以其姓氏為名的托佛勒顧問公司(Toffler Associates)。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