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不需迴避衝突:孩子在理性辯論中成長有甚麼好處?專家建議如何做到。

相信大家都記得發明人類第一架飛機的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他們自行研製的飛機在1903年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飛行的夢想。當年韋爾伯和奧威爾.萊特(Wilbur and Orville Wright)在小鷹鎮完成首次飛行時,美國人都盛讚這一對兄弟的合作成果。

萊特兄弟一家關係密切,父親是聯合兄弟會的主教。韋爾伯在回憶錄中曾說:「自幼開始,我和奧威爾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工作、一起思考。我們會分享玩具,談我們的想法及志向,我們生命中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對話、互相建議和討論的結果。」

然而,威爾伯沒有提及的是,兄弟當年為了飛機螺旋槳的設計吵了好幾個星期,經常一吵就是幾小時。奧維爾回憶說:「長時間的爭吵過後,經常出現的可笑結果是,我們發現自己轉變到了對方那一邊。」他們都是在徹底反駁對方的立場後,開始明白大家都錯了。

為人父母的,都希望給予孩子一個安穩的家庭,因此不希望家中的兄弟姊妹們發生爭吵。夫婦間吵架時也會關起門來。父母可能覺得,孩子不喜歡看到他們爭吵或動怒,這樣會令他們擔心,甚至會嚇怕他們。

然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心理學家阿當.格蘭特(Adam Grant)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提出,如果孩子永遠不接觸分歧,就會習慣迴避衝突,不懂接受,也不懂解決爭議,甚至創造力也可能受到制約。

格蘭特引述一項研究,研究員要求一些三十歲的成年人撰寫富有想像力的故事,其中最有創意的故事,來自一些父母經常有爭吵的家庭。

格蘭特說,成人在孩子面前公開表達分歧,有時候是有益的。當父母意見不一致時,孩子們能學會獨立思考。他們會發現,世上沒有掌握全部真理的權威。這樣,他們學懂包容不同意見,也不會盲目跟從別人的意見,而是依靠自己的獨立判斷。

現時很多機構在制訂工作計劃時,都會舉行腦震盪(Brainstorming)會議,鼓勵同事間深入討論,增加創意。如果沒有爭辯,人們就不會放棄舊的做法,更不用說嘗試新的做法,所以當出現意見不一時,正是大家處於最有想像力的狀態。

格蘭特建議孩子們學位思想分歧的價值。孩子們觀察成年人怎樣化解分岐,學習尊重不同觀點和聲音的價值。

格蘭特又指出,許多父母教導孩子,當他們不同意別人觀點時,就禮貌地保持沉默。然而,格蘭特認為我們應該教導孩子認真地聆聽別人的觀點,並且願意去挑戰它。

不過,因意見不合而爭辯,必不能告訴諸武力,也不能互相漫罵或出言侮辱,而應該進行建設性討論,從而化解分岐。格蘭特引述2009年一項研究。研究員邀請235個家中有五至七歲兒童的父母為他們處理爭議的方法評分,結果發現,父母越能以建設性的方法處理爭端,孩子們越能對人表現同理心及關懷,亦更能學習「親社會行為」,對他人更友善及在課堂上更樂於助人。

我們都希望孩子們在愉快的環境中長大,也希望他們懂得思考,以文明的態度互相合作,父母不應該試圖阻止爭論,而是應該建立禮貌爭論的模式,教孩子學會有建設性地處理意見分岐。

格蘭特提出了四項爭論的原則,供大家參考:

– 讓爭論成為有意義的辯論,而非衝突;

– 爭論的時候可以當自己是對的,但聆聽的時候,應假設自己是錯的;

– 以最尊重別人的態度盡量理解別人的觀點;

– 清楚了解自己在那方面與批評者意見相左,以及從對方那裏學到甚麼。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