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歐洲再次爆出「馬肉充牛肉」醜聞。食物造假的背後原因是甚麼?

以西班牙為首的歐洲多國警方經過多月調查後,搗破一個有組織犯罪集團,在歐洲各地出售「不適合」人類食用的馬肉用以冒充牛肉,製作成漢堡扒出售,共拘捕了66人。

歐洲刑警表示,西班牙警方於2016年發現馬肉市場出現「異常狀況」,於是聯同包括比利時、法國、意大利、葡萄牙、羅馬尼亞、瑞士及英國等國展開調查。

歐洲刑警說,這個集團把狀況欠佳、太老及被標籤為「不適合食用」的馬匹宰殺出售。他們將這些來自葡萄牙及西班牙北部的馬匹,運往一個地點屠宰及處理後,再運往歐盟其中一個最大馬肉出口國比利時,然後分銷往各地。該集團涉嫌修改馬匹的晶片紀錄和文件,以證明這些肉類可以食用。

西班牙警方在另一份聲明中說,集團透過出售馬肉往歐洲各地出售,每年超過2000萬歐元。

集團的首腦是現年67歲的荷蘭人約翰.法森(Jan Fasen),他於2013年在荷蘭出售以馬肉冒充的「牛肉」而被判刑一年,但獲緩刑3個月,他今年4月份在比利時被捕。

這宗馬肉造假案,2013年首先在愛爾蘭曝光,當局在牛肉漢堡中驗出馬的DNA,英國及愛爾蘭政府將數百個牛肉漢堡從超級市場下架,其中包括著名的連鎖超市特易購(Tesco)和「Iceland」等。風暴也牽連瑞典、荷蘭、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等國。

曾協助英國政府調查2013年的馬肉冒充牛肉事件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克里斯.艾略特(Chris Elloitt)敎授表示,當局少有對食品的罪行進行調查及檢控,所以對罪犯形成很大吸引力。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復原力研究中心主任(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約翰.羅克史壯(Johan Rockstroe)指出,問題源自市場對廉價肉類的需求。由於牛肉價格持續上漲,食品生產商盡可能找尋降低成本的方法。

雖然馬肉在意大利及法國都是特式食品,但一些國家的監管較寛鬆,成本較低廉,加上馬肉的肉質較牛肉鮮嫩,更有人說老弱的馬,肉質更細嫩,所以肉商用以冒充牛肉。然而,馬肉可能留有動物藥物的殘餘,例如加拿大當局最近回收一批由法國食品商入口的馬肉。這批馬肉被驗出殘留有一種名保泰松(Phenylbutazone)的藥物,可能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aemia),對兒童影響甚大。

羅克史壯說:「業界亦非不願意提供較健康及可持續的食品,但市場競爭激烈,一間公司停售某類價格低廉的食品,顧客會轉而光顧其他店舖。」

他建議重新思考禁止入口低於標準的食品,食品業界要來一次食物革命,可供應無肉的餐單,確保食物供應鏈達到永續,人們可以選擇吃少一點肉。

意大利及法國都是馬肉進口大國,年前的一項報告顯示,2012年,法國及意大利分別進口了11,898噸及21,693噸的馬肉,而比利時則是馬肉最大出口國,輸出馬肉17,320噸。

此外,日本亦盛行食馬肉,每年估計食用15公噸的馬肉,但日本當局對食用馬肉的入口、處理及貯藏,均有嚴格監管。

社交網站分享:

延伸閱讀